映象網首頁 > 新聞觀察 > 正文

                東方今報新聞觀察員李長需:看看延安城管還有啥花樣
                • 2013年06月18日 09:46

                • 來源: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新聞觀察員李長需

                  在公共交通逃生上

                  我們應該做的還遠遠不夠

                  6月7日18點20分,廈門BRT快速公交線的一輛公交車突然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傷。經公安偵查,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陳水總當場燒死。

                  據警方披露,陳因悲觀厭世從而泄憤縱火,這種行為理應受到譴責。畢竟,無論自己多么不幸,也不能將自己的憤怒轉移到眾多的無辜者身上。

                  但對廈門公交大火的思索,不能僅停留在對兇手的譴責上,也不必過分強調社會成因而變相為兇手開脫。在試圖還原犯罪嫌疑人心路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公共交通安全的反思:廈門BRT雖因便捷廣受好評,但也早有市民指出其中的安全隱患,包括經常超載,一旦發生情況逃生困難等。

                  公共安全總不能用生命試錯,血淋淋的生命代價應該讓我們警醒。該反思的不僅僅是廈門,其他的城市也一樣。公交車的安全保障看似很難,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國內外的公交車安全,其實已有不少經驗可以借鑒。

                  為了防止公交車起火,國外在發動機艙設置了自動滅火裝置,而燃油系統則設置了密封裝置;成都在2009年公交車事故后,也已在車內設置了滅火系統。而對于逃生關鍵的門和窗,國外則更具有借鑒意義。國外的公交車門是“外擺門”,即門向外開,不像國內的“內擺門”,越擠越難開;國外的車窗雖然也常密封,但不僅配備有安全錘,還設有應急扳手,可輕易將整塊玻璃推出車外。

                  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公交車的安全,也讓乘客盡可能快地逃生得到保障。很顯然,解決公交車安全,缺乏的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生命的敬畏與責任的擔當。

                  審視我們的公交車,其實我們應該做的還遠遠不夠。

                  公函求情

                  近日,麻陽縣縣文化局原紀檢組長莫某和文化市場稽查大隊原大隊長石某因貪污公款分別獲刑。令人想不到的是,獲刑前二人所在單位竟給法院發公函,以“素質高、正值為黨為人民做貢獻的有為之年”等措辭為他們求情……有為之年的“有為”,干的卻是貪污,這樣的渣滓,卻被譽為“素質高”?如此不但是非不分,還公然以行政資源游說和干擾司法,它傳遞出的“負能量”更為危險,而縱容包庇貪官,干擾司法,公函發布者也理應受到追責。

                  看看延安城管還有啥花樣

                  這一周,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國內一戰成名的,非延安城管莫屬:那“華麗麗”的一腳,踩在了商戶劉國峰的腦袋上,也踩在了大家的心上。

                  踩就踩了,誠懇地道個歉,嚴肅地給公眾包括受害人一個公正的交代,也許就過去了。但延安城管沒這么玩,它又一次拉出了大家痛恨的“臨時工”來頂罪,踩在大家心上的那一腳還沒挪開,“臨時工”又照公眾的心窩捅了一拳。

                  而恰恰是這一拳,猶如捅了馬蜂窩,局長的超標豪華座駕、延安城管的豪華辦公樓等,立刻被人肉出來,局長憋了很多天才出來鞠躬道歉,卻又為豪華座駕拋出“借車”的爛借口。豈不知,鞠躬道歉已被人質疑含有多少誠意,那個借口,也已被證明爛的不能再爛。

                  但花樣還沒有結束,延安城管似乎要在輿論下徹底消除“負面影響”,所以我們有幸看到了令人驚奇的“官樣道歉信”。這封道歉信以劉國峰的口吻反思,“我也有一定責任”,希望“不要因為這樣一個特殊事件來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其中令人討厭的官腔,違背常理的信息造假,立刻引起了包括著名主持人孟非在內的很多人提出質疑:信是誰幫你寫的?

                  追究起來,很是耐人尋味:劉國峰先是稱“信不是我寫的”,后來改口是委托實習律師馬某起草,而馬某則稱是“雙方達成共識的結果”,城管監察隊負責人則表示不知情;局黨委書記則表示要調查……問題越搞越復雜,情節夠跌宕,故事也夠沖突,其中權力公關的二次施暴,展現了權力的蠻橫與無恥;小人物的主動示弱,更讓人擔心權力的失控。

                  如今,既然延安城管局局黨委書記表示要調查,公眾也需要一個真實誠懇的調查,那就讓我們坐下來,看看他們還能玩出啥花樣?

                  【解讀·人物背后】

                  陳建華

                  市長簡政放權更有意義

                  日前,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談到行政效率與廉潔時,稱自己“每天10~15斤的文件,當天批完,從來不過夜”,并認為自己如此是“提高辦事效率,是公職人員的天職”。

                  每天10~15斤的文件,而且做到案無留牘,市長的敬業盡職可見一斑。但另一方面,是否也說明了市長乃至政府要管的事情太多了一點?正如人民日報微博所問:十幾斤文件,是否感到不可承受之重?行政審批權力集中,有多少可以簡化手續,又有多少能夠下放權力?

                  政府管得太多,該管的又常常沒有管好,現在從中央到地方一再強調“簡政放權”,要求審批制度進行改革。從陳市長的吐槽來看,是非常必要的。

                  李凱

                  啥樣的“虛構”才處罰

                  日前,山東濱州人李凱發帖稱他在黃河邊下電網捕野兔時,電死了個外星人。在警方調查時李才交代,“外星人”是他做的模型,因他想讓更多人相信外星人的存在。目前,李凱已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正常社會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5天處罰。

                  “電死外星人”這事兒,一看就是一個“UFO迷”搞的惡作劇,不料好事的媒體跟進,警方也就動了真格,抓了人。至于李凱的行為算不算“虛構事實”且“擾亂社會秩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較真的媒體更是為此延伸到,若李凱搞個外星人模型就算“虛構事實”的話,那么,那些大建根本就不存在的假古跡——譬如西門慶故居、孫大圣故居的,算不算“涉嫌虛構事實”,且后者還是通過誘騙獲得經濟利益的,罪行豈不更重?

                  李永虎

                  副局長的“底線”咋恁低

                  57歲的徐某是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金石鎮水頭中心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老師,日前因涉嫌猥褻未成年少女被警方刑拘。對此,該縣教育局副局長李永虎表示,徐某的行為僅僅是猥褻,還沒有突破底線。

                  我國刑法規定,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的,構成犯罪。猥褻不滿14周歲兒童的,則構成猥褻兒童罪。徐某猥褻未成年少女,已經涉嫌犯罪,突破的不僅僅是為人師表的底線,更突破了作為一名合格公民的底線。這樣的事實,竟然在教育局副局長的眼里,還沒有突破底線。請問副局長,你的底線難道是無恥地“低到塵埃里”了?

                  【點評·世間面孔】

                  袁寶成

                  公務員要敢當“孫子”

                  近日,東莞市市長袁寶成稱,政府部門應當直面“塔西佗陷阱”——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的時候,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他認為:現在的領導干部,不能在社會上耀武揚威,有時候做一下孫子沒什么壞處。

                  點評:“敢當孫子”無疑是公仆精神的一種體現,民眾并不奢望官員們能叫百姓一聲“大爺”,但對公仆精神的焦慮與呼喚,卻是實實在在的。

                  曠輝

                  現實版的官場《宮心計》

                  6月9日為“國際檔案日”,但當天上午,湖南株洲檔案局工會主席曠輝在辦公室刺死局長沈柏蘭,后墜樓身亡。

                  據內部人士透露,最近兩年,二人在工作中多次出現矛盾,“鬧得比較僵”。

                  點評:“官員窩里斗”,現實版的官場《宮心計》,如此發酵的猜想事關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官官相殘”背后的深層原因,著實需要梳理和正視。

                  “呼喚正義0816”

                  公務員上班時間“維權”

                  四川《綿陽日報》6月9日頭版刊登了一則消息稱,當地涪城區某局公務員以“呼喚正義0816”為名在長達兩年的上班時間發帖“維權”。“公務員上班時間該不該做私事?”這個話題引起網民議論,當地紀檢部門已介入調查。

                  點評:公務時間干私活,其行為已背離職業要求,自然引來公眾質疑與反感。但同時也應該尊重其合理的訴求,公眾眼里屬于強勢群體的公務員迷戀網絡維權,這個值得玩味。

                  彭華達

                  豈能讓“雙面貪官”流行

                  海南省國營保國農場原場長彭華達因受賄95萬元最近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在其同事眼里,他是一位優秀的農場干部,親和力強,工作能力強:“放到哪里,哪里的工作就會突飛猛進。”

                  點評:既有能力會工作、又“擅長”貪污受賄的貪官,似乎已成為某種流行現象。看來,培養一個有能力的干部不容易,如何約束權力,管住他們毫無約束的貪欲,不能總是一個課題。

                責編:張靜潔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媒體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民生熱線》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富黃金檔》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李莉

                • 晨風

                  晨風

                  河南電臺經濟廣播《財經第一線》《財經午間道》主持人晨風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