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脫貧大決戰】先富帶后富 大老板甘當“領頭羊”

                央視著名主持人尼格買提作為特約記者,一起走進光山縣,感受大別山區的鄉親們那種把勁兒擰成一股繩,堅持奮斗與創新,走脫貧致富小康路的震撼力量。

                  “房前屋后一畝茶,一塘肥魚一群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杜槐村雖是革命老區,地處連片特困地區的大別山腹地,但隨著河南脫貧攻堅大決戰的號角吹響,這個偏遠山村已探索出自己特色的脫貧致富路。明晚,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央視著名主持人尼格買提作為特約記者,一起走進光山縣,感受大別山區的鄉親們那種把勁兒擰成一股繩,堅持奮斗與創新,走脫貧致富小康路的震撼力量。

                  人勤地不懶:貧困戶靠雙手,跟著企業一起奔小康

                  匡勝志是光山縣文殊鄉杜槐村的一名貧困戶,家里祖輩以養鴨為生。他17歲養鴨,但身處大山腹地的他,并未靠養鴨改變家庭貧困的面貌。

                  去年,匡勝志家里養了5、6千只鴨子,落在手里的錢還不到1萬元,“倆孩子都養不起,除去生活費,每年給孩子交了書雜費,還要向親戚朋友借錢。”這讓他生活十分窘迫。

                  今年4月,他正式加入了鄉里的合作社,來到金合歡養鴨基地上班,憑借豐富的養鴨經驗,他當了一名總技術員,每個月工資可拿到5000元。“現在,生活更有奔頭了,多虧了政府的好政策和龍頭企業!”匡勝志說。

                  其實,像他一樣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靠手藝、技術吃飯的,在這個養鴨基地有5、6戶。而這些產業全是金合歡林茶專業合作社牽頭辦起來的,除了養鴨,合作社還包括了養羊、油茶等產業,村里人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干勁更足了,羊、鴨養成了,不怕沒銷路,直接由合作社高價收購。

                  人勤地不懶,處處是金山,如今,焦裕祿的這句名言,在光山縣人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村里的貧困戶人人貪早摸黑,把鴨養好了,就能買上大價錢,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文殊鄉的貧困戶都有哪些絕活?他們又是如何靠雙手走上脫貧致富路的?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走進光山縣文殊鄉杜槐村,體驗特色產業帶動鄉村奔小康的致富經。

                  先富帶后富:大老板甘當“領頭羊”,返鄉助鄉親脫貧

                  光山縣文殊鄉杜槐村的村民,走上脫貧致富小康路,第一個要感謝龍頭企業金合歡林茶專業合作社,而這個合作社是甘平安牽頭開辦的。

                  以前,甘平安在廣州開了一家服飾公司當老板。2008年春節,光山縣領導干部率團到廣州招商引資,本就對家鄉充滿無限情感的甘平安,看到家鄉領導為家鄉發展奔波的情景,更堅定了他響應號召,返鄉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如今,甘平安在依托合作社,建起了金合歡麻鴨養殖基地,養羊基地等產業鏈,吸收了當地338名農民在合作社務工,使他們人均年增加收入1.5萬元;同時帶動了126戶貧困戶、431名農民順利實現了脫貧致富。

                  “2017年底,我要帶領全村、全鄉的貧困戶順利脫貧。”甘平安說,到2018年,他的合作社養殖的麻鴨要達到10萬只,豫南黑豬3000頭,散養土雞6萬只,山羊2000只,逐步將特色產業最大做強。

                  什么力量,讓這位年收入百萬的大老板重返山村?他內心又有哪些煎熬和取舍?12月7日晚《脫貧大決戰》將給你答案。

                  產業脫貧路:85萬光山人擰成一股繩,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前,信陽市光山縣處于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全縣貧困人口57847人,占總人口6.3%,分布在全縣22個鄉鎮街區,106個村。因貧困人口分散,致貧程度深,脫貧攻堅的任務艱巨。

                  但是,在光山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依托優勢產業,逐漸走出一條特色產業脫貧路。“房前屋后一畝茶,一塘肥魚一群鴨”,光山縣依托這一模式,已初步形成了糧油服裝、羽絨食品、茶葉油茶、苗木花卉、電子商務,紡織器材等脫貧主導產業。

                  光山縣縣委書記劉勇表示,目前,該縣在國家相關扶貧政策支持下,大力發展茶葉、油茶產業,目前已投入資金800萬元,并與人事、科技等部門合作,加強對一線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與水平。

                  除了茶葉油茶,光山縣還發揮傳統羽絨服裝優勢產業,在全國加大加工與銷售網絡布局,年產值已高達60億以上。近兩年,該縣又大力發展“電商+羽絨”模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僅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全縣網上銷售羽絨服裝82萬件,銷售額達1.2億元。

                  “只要把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繩,85萬光山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辦法保證全縣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脫貧攻堅、中原突圍、光山必勝!”光山縣委書記劉勇對脫貧攻堅信心十足。

                  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一周一個脫貧好故事,一期一個致富新思路。更多精彩,更多感動,更多力量。12月7日晚21:15,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期待,共同見證。重播時間:每周周六12:08,次周四晚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