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暢游河南"待何時 門票成門檻優惠惹憂慮

                2013-10-01 08:31: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9月30日,眾多游客在綠博園觀看鄭州市第三屆蝴蝶蘭展。

                  9月30日,眾多游客在綠博園觀看鄭州市第三屆蝴蝶蘭展。本屆蝴蝶蘭展不僅有4萬株18個品種的蝴蝶蘭,還有其他各類花草植物近500個品種,設置了多個展區,形成一個小小的“植物王國”。杜君 馮真真 攝  

                  隨著“十一”黃金周來臨,不少人開始早早規劃出游行程。新一輪旅游“大潮”下,記者卻發現,不少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因景區門票太貴,對“家門口的風景”只能望而卻步。

                  與之形成對比,國內不少省份,景區對當地人都有大幅優惠。比如四川峨眉山,門票150元,當地居民憑身份證只需10元。海南包括三亞南山、海口火山口公園在內的眾多景區,凡當地居民持本省身份證游覽,門票半價優惠。

                  那么,河南景區是否對本地居民有類似的優惠?對目前市場上花樣翻新的旅游年票卡,人們是否買賬?河南人何時才能“暢游河南”、“樂游河南”?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景區優惠,看錢不“認人”

                  9月24日,大河報官方微博發了一條信息,展示我省著名景區的秀美風光。對此,安陽網友“光敏ING磊落”說,“河南12個5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國各省之首,遺憾的是,我只去過一個。”

                  “之所以很少去,很大程度上與旅游景區對本地居民優惠力度不夠有關。”鄭州市民尚先生認為。

                  記者多方打探發現,我省的眾多旅游景區,免票對象多針對一定年齡以下的兒童或一定年齡以上的老人,學生、殘疾人、軍人憑有效證件可進行半價或免票優惠,而鮮有對本地居民憑身份證買票打折的政策。

                  焦作市民李女士表示,自己經常會帶親戚朋友游當地的云臺山、神農山、青龍峽等景區,每次都要買全票。“本來宣傳家鄉是件好事,但消費多了讓人挺心疼。”她說。

                  據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宣傳科科長王艷兵介紹,2004年,作為一項惠民工程,焦作市曾嘗試對持本地身份證游覽景區的居民進行優惠。當時,云臺山門票80元,焦作市民憑身份證買票只需10元。

                  只可惜,這樣的政策實施不到一年就“破產”了。王艷兵說,一是外地的游客不滿,認為“價格歧視”;二是買票、驗票過程需要配合身份證明,游客常因此與景區扯皮、沖突。另外,因為價格差別,出現利益空間,再加上景區人手有限、監管疏漏,存在大量倒票現象。

                  洛陽某旅游景區負責人也表示,暫時沒有只針對本省的門票優惠計劃。據不完全統計,該景區游客中,河南當地人占了不到三成,要照顧周邊省份的“情緒”。

                  旅游年卡,好看不“誘人”

                  一方面,我省旅游景區對當地居民缺乏直接優惠措施;另一方面,花樣翻新的旅游年票產品卻打著“優惠”的旗號紛紛“亮相”。

                  例如,“中原旅游年卡”由省旅游局信息中心開發,以河南省為中心,覆蓋全國26個省份,包括景區共173家;持“河南自駕車旅游護照”車主到合作景區可享受本人免門票、同行人員5~8折優惠購票的待遇。此外,全省共有鄭州、洛陽、開封、平頂山、信陽和南陽6個省轄市開通了各地的旅游年票卡。

                  對這些號稱“優惠”的旅游年票,人們是否買賬?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宣傳不到位、辦理點過少、涵蓋景區有限等原因,初衷頗好的“優惠”產品卻頻遭“冷遇”。

                  據了解,“中原旅游年卡”自今年4月份面向全省推出以來,半年時間只銷售5000張;南陽有1160萬人,旅游年票每年的發行量不足2萬張……這些數字顯然令人有些“難堪”。

                  “我們班上有同學辦理了‘中原旅游年卡’,不過目前使用率并不高,只去過兩三個景區。”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大二學生小劉說,一是年卡包括的知名景區不夠多,像云臺山、龍門石窟、少林寺之類的都不能優惠;二是辦卡要激活,每次出游前還要打電話預約景點,不能隨意選擇,限制太多。

                  中秋節前,記起曾在媒體上看到過“中原旅游年卡”發行的消息,新鄉市民謝女士打電話到省旅游局信息中心咨詢情況。“只有這一個網點可以辦卡,又不能郵寄,這給我們不在鄭州的人帶來很多不便。”謝女士最后放棄了辦卡。

                  “我辦的洛陽本地年票,一到牡丹節和國慶節等節日卻不能使用,親朋好友來游玩要買票,我這做‘導游’的有卡也得買票,這讓人對年卡的‘優惠’持懷疑態度。”洛陽的周女士說。

                  旅游理念,“短視”變“高瞻”

                  擁有一億人口的河南,如何讓更多的人享受“身邊”的美景,業內專家認為,我省旅游業需轉變觀念,加大“河南人游河南”的優惠力度,同時做好景區配套,破解“門票依賴癥”。

                  “靠門票發展,是景區最原始的發展方式,但我省大多數景區仍是這種發展思路。”河南旅游集團總經理周建慧說。

                  她表示,我省多數居民目前難以享受到旅游業有效、有力的優惠政策,與“景區周邊配套消費尚未完全跟進,吃、住、娛、購四方面質量有待提升”有關。同時,個別地方政府對景區發展比較“短視”,僅看重門票帶來的當前效益,而忽略了配套消費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

                  在這方面,洛陽嵩縣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利用網絡、微博和微信宣傳該縣景區“面向全國分時段、分區域免票”的政策。據了解,2012年9月30日至10月21日,嵩縣曾有13天對景區實行免票,其間,白云山景區單日最高游客量突破1.5萬人,創歷史最高。農副產品銷售增長30倍,6個鄉鎮27個村增收近3000萬元。

                  “當前門票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大部分,下一步景區要從‘門票經濟’向‘休閑經濟’轉變,屆時,云臺山有可能對全省居民推出更多優惠活動。”王艷兵說,當然,優惠不是喊一句口號,如何科學定價、搞好配套、提升服務都要考慮周全。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也表示,我省各地景區發展要多元化思維,關鍵是要打造與眾不同的特色旅游精品,要形成個性化的服務品牌,從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為游客著想,真正讓河南人實現“暢游河南”、“樂游河南”.(記者 宋 敏 劉紅濤 馬 濤 趙振杰)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要聞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