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鄭州新建10萬停車位 每天處罰4500輛車

                12名委員進行了提問,涉及軌道交通、亂停亂放治理等,河南商報記者梳理了幾條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發動群眾,印發10萬份宣傳資料,以提示和勸導為主,多渠道對亂停亂放進行治理,亂停率下降66.62%。

                  昨日下午,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就鄭州市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12名委員進行了提問,涉及軌道交通、亂停亂放治理等,河南商報記者梳理了幾條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

                  【市容市貌整治】

                  今年將新增公共停車位15萬個 目前已完成10萬個

                  委員閻鐵成:

                  2015年11月份鄭州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以來,城市面貌得到了明顯改觀,請問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鄭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鄭州市副市長李喜安: 

                  集中整治“四亂”現象,利用100天在中心城區開展市容整治,集中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等。這只是開端,今后還會進行長效治理。

                  為確保城市道路平穩,整修大中小道路,其中將大修道路23條。

                  為解決停車難,加快建設公共停車位,去年增加14.8萬個,今年計劃增加15萬個,目前已完成10萬個。

                  建設網格化管理機制,明確單位責任人。發現違規占道經營,10分鐘內責任人到場勸阻,若勸阻不成,10分鐘內執法人員到場執法。每10天進行一次考核,連續三次后10名,免職。另外發動全民參與,通過媒體平臺開設曝光區。

                  【亂停亂放治理】

                  第一批治理

                  平均每天處罰4500輛車

                  委員焦大宏:

                  鄭州市公安局作為機動車、非機動車管理的主管部門,在車輛亂停亂放方面如何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支隊長竇立勇:

                  治理車輛亂停亂放,治標治本同時進行,明確重點。

                  從去年11月份以來,將火車站等地區作為第一批治理點,對亂停亂放進行處罰。從去年到現在共計處罰車輛82萬次,平均每天達4500輛。

                  發動群眾,印發10萬份宣傳資料,以提示和勸導為主,多渠道對亂停亂放進行治理,亂停率下降66.62%。

                  【地鐵施工圍擋】

                  24小時巡視,保證道路暢通

                  委員周荔青:

                  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關鍵時期,集中開工建設工程多、時間長,每條線需4或5年,請問在工程圍擋施工過程中如何確保路平、燈明、暢通、衛生、整潔?

                  鄭州市發改委黨組成員

                  軌道辦主任范建華:

                  由于軌道交通占用道路面積較大,在圍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市民反映的問題。針對路平問題,施工建設中嚴格按照保通設計,實行質量責任制,保通道路巡查員24小時巡視,出現問題及時修補。

                  在做好路燈、信號、排水的同時,保通道路上的原有路燈不拆除,確保市民通行安全。在每條線路開通前編制保通方案,對每個站點,特別是重點路段進行模擬實驗,安排專職交通巡導員保證道路暢通。加強衛生督察和施工人員的衛生教育,杜絕在施工現場設立指揮部、宿舍,減少生活垃圾。安排專人進行道路衛生清掃,定期清洗施工圍擋。

                  【空中線纜入地】

                  兩年內

                  有排管的入地220公里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張輝:

                  重點區域和人流密集的商業區空中線纜,如空中“蜘蛛網”,如何讓其及時入地?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趙新民:

                  自2008年鄭州市區進行改擴建和道路提升工程以來,臨街電纜線桿逐漸不能滿足道路提升改造需求,目前,市區已經完成空中電纜入地260多公里,2015年,中心城區架空線纜入地改造,第一批架空線纜入地50公里已完成試通。

                  今年將在政府主導下,以轄區組織、企業負責的形式開展空中線纜入地改造。兩年內,對地下有排管的陸續入地220公里,沒有排管的今后將在開工工程中一并入地。

                  (記者 李冰冰 實習生 彎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