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培訓班負責人“失聯” 私下還借了家長的錢

                而對于有這么多學生家長借錢給培訓班的負責人,卻不要求打借條,中隊長孫東方頗為費解,“防范意識太差了。

                學生家長們在培訓班門前,商量怎么找到負責人

                  元宵節后,“鄭州精武教育學校”的孩子們去上課,卻找不到老師了。2月14日,當家長們送孩子到這個培訓班時,卻發現教室鎖著門,學校的負責人再也不接電話。家長們還發現,這位負責人私下還借了不少家長的錢。

                  節后開學

                  負責人卻失聯了

                  2月15日下午,十多位學生家長來到鄭州市金水區萬邦茶城旁邊的銀河商務寫字樓,商量怎么找到“鄭州精武教育學校”的負責人。前一天帶著孩子來上課時,發現學校的門鎖著,名叫“于泉林”的負責人也失聯了。“電話能打通,就是始終不接電話。”學生家長許女士說,她的電話已經被“于泉林”拉黑了。

                  到現場的家長自發做了一個簡單的登記,記錄了大家交的學費和聯系方式。學費最低的1000元,最高的8200元,多數孩子的學費集中在兩三千元。“如果按3000元算,80個孩子,也有24萬元的學費了。”

                  河南商報記者也嘗試撥打了家長提供的“于泉林”的電話,確實能打通,可就是沒人接。

                  負責人向好多家長借了錢

                  后來,又來了個姓文的教練,說是春節后,“于泉林”通過微信和他溝通,要把培訓班轉讓給他,他已經替“于泉林”交了水電費和物業費,總共有一千多元。“昨天我發現好多人找他要賬,就問他,結果他現在把我也拉黑了。”文教練說,“我也是受害者。”

                  “于泉林還向我們好多家長借了錢。”學生家長楊女士說。近30個做過登記的家長中,竟有9個家長說自己借了錢給這位學校負責人,而他一直沒有還。被借得最多的就是楊女士,有4.96萬元。從其他家長處借的,從2100元到2.5萬元不等,加起來有十多萬元。

                  其中,只有一個家長手里有“于泉林”寫的借條。

                  【維權】

                  警方說是經濟糾紛

                  只能去起訴

                  2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為此咨詢了鄭州市體育局政策法規處。該處室工作人員介紹,社會個人開辦這類培訓班,并不需要在體育局備案和審批。而在工商部門的企業信用查詢系統里,也查找不到“鄭州精武教育學校”的名字。金水區教體局體衛藝科的一位人士說,就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學校。

                  家長們到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治安大隊三中隊報案,該中隊民警趙志超說,這件事,屬于典型的經濟糾紛,公安部門沒法立案,不能參與民間的經濟糾紛,建議家長們到法院起訴。

                  而對于有這么多學生家長借錢給培訓班的負責人,卻不要求打借條,中隊長孫東方頗為費解,“防范意識太差了。”他提醒家長們注意搜集、保留與借錢人的聊天記錄等,作為起訴證據。

                  因多數家長沒有借條,目前家長們還在咨詢律師,看其他資料能否作為起訴證據。(首席記者 王俊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