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鄭州農業路高架嵩山路以西7月底通車

                農業路跨鄭州北編組站大橋采用單塔雙索面斜拉橋,斜交角度88°,主梁采用鋼-砼結合梁,橋面寬43米,雙向10車道。

                  已通車的農業路高架東段通暢快捷

                  107輔道北三環至南三環段高架通車

                  南三環東延二期高架主線橋貫通

                  今年

                  年底

                  京廣快速路、三環快速路、隴海高架、農業路高架和107輔道……近年來,我市圍繞“暢通鄭州”做文章,打造大“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目前,多條快速路建成通車,中心城區路網承載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

                  昨日,記者從農業路快速通道工程項目建設部獲悉,農業路高架嵩山路以西段今年7月份有望建成通車。此外,107輔道北三環至南三環段高架橋今年底可通車。

                  鄭州晚報記者 冉小平 通訊員 宋軍 孫浩云/文 鄭州晚報記者 周甬/圖

                  【意義】

                  “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

                  重要“一橫”

                  農業快速路工程西起西三環以西雄鷹東路,東至金源東街,全長約13.58公里,既是我市中心城區北部區域的一條重要快速通道,也是銜接新老城區的重要“紐帶”,是我市大“井字+環形”快速路系統中重要的“一橫”。

                  項目全線為單幅高架橋,與西三環、京廣快速路、中州大道交叉口設3座互通式立交,主線設置匝道共計31處,其中南陽路以東段18處。項目標準段高架主線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千米;地面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40千米。

                  工程建成后,將會有效緩解嵩山北路、南陽路、文化路、花園路、中州大道與農業路交叉口處交通擁堵的現狀,起到緩解區域內交通壓力,疏散區域交通流的作用;同時對改善交通出行環境,提升中心城區北部的交通承載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難度】 跨鄭州北編組站大橋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與現有快速路不同的是,農業路高架將上跨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北編組站。這座大橋施工難度大,體量大。它的建設將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將成為我市又一地標性建筑。

                  農業路跨鄭州北編組站大橋采用單塔雙索面斜拉橋,斜交角度88°,主梁采用鋼-砼結合梁,橋面寬43米,雙向10車道。斜拉橋主塔采用鋼筋混凝土H形索塔,塔高133米,其中橋面以上塔高約101.25米,橋面以下塔高約31.75米,主塔塔頂寬56米,塔底寬63.5米。

                  橋面寬43米,設計雙向10車道,是國內同類橋型中最寬的結合梁斜拉橋;同時采用索塔扣吊頂推施工方案,頂推最大懸臂跨度達94米,為國內寬幅鋼橋頂推的最大跨度。

                  此外,斜拉索標準索距12米,斜拉索最大索力約900噸,是國內同類橋梁中斜拉橋索力最大的。

                  【亮點】 建中央島式BRT站臺

                  在設計建設過程中,農業快速路工程秉承“城市發展,公交先行”的原則,在沿線BRT站臺設計之初就充分利用高架橋底部有限空間,結合橋墩設計,利用中央8米寬綠化帶,巧妙地將橋梁主墩包含在站臺結構內。

                  建成后的農業路BRT站臺采用中央島式站臺設計模式,乘客可通過墩柱間約4米寬的凈距通道通行,東、西向的乘客都將在同一站臺內分向乘車,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既節約了道路資源,又降低了BRT專用道對其他交通的干擾,還可實現一站雙向免費換乘,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出行。

                  【動態】 嵩山路以西高架7月底有望通車

                  農業路高架去年3月全面施工以來,進展迅速。今年1月底,南陽路以東段主線橋已開通運行。

                  目前南陽路以東正在緊張地進行地面道路及管線遷改施工,嵩山路以西正在進行橋梁及附屬工程的施工。

                  按計劃,除西三環電力高壓影響部分外,嵩山路以西段主線橋預計今年7月底實現通車,南陽路以東段和嵩山路以西段地面快車道部分預計今年10月底通車,這兩段慢車道及人行道工程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用。

                  李鈺冰 圖

                  107輔道北三環至南三環段

                  高架年底通車

                  作為市區大“井字+環形”交通快速路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市快速路網體系最東邊的一環,107輔道快速化工程建設備受關注。

                  107輔道快速化工程規劃為南北向城市快速通道,標準段紅線寬80米,工程北起北四環,南至南四環,全長約20千米。全線采用“高架+隧道”的形式,高架主線和地面均為雙向8車道,分別設計速度80千米/時和50千米/時。其中,金水東路—商都路段主線為地下隧道,長約2.8千米。其余路段為高架橋,全長約14.66千米。

                  全線設計6座互通立交,分別為北四環、新龍路、北三環、隴海路、南三環和南四環立交。設置8對平行匝道,另外新增3條匝道與107輔道跨連霍高速立交相連接。

                  早在今年2月底,107輔道快速化工程開工。工程總體工期18個月,計劃今年12月底,北三環到南三環高架橋全部具備通車條件;明年5月底,高架段地面道路具備通車條件;明年7月底,下穿隧道具備通車條件;明年8月底完成。

                  107輔道快速化工程完工后,將成為城市南北向發展軸的快速通道,承擔著鄭州東部城區對外交通快速疏解、緩解市區交通擁堵壓力、改善提升居民出行環境的重要功能作用。

                  南三環東延二期高架

                  主線橋年底前貫通

                  南三環東延二期,西起南臺路,東至107輔道,全長約6.4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70米,匝道段紅線寬74米。

                  目前,樁基完成2849根,占總量的95%;承臺完成620個,占總量的91%;墩柱完成539個,占總量的79%;預制箱梁完成1541個,占總量的61%。

                  今年2月初,機場高速以西段的高架已通車,預計到今年底前高架橋主線全部貫通,具備通車條件。

                  南三環東延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后,鄭州市區將再多一條貫穿東西的快速通道,從西三環出發,可以一路走高架,到達107輔道;南三環機場高速以西段貫通后可與一期工程連在一起,向東可直接到機場高速,可有效分流市區車輛,極大地改善由南三環去機場高速的通車條件,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