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圖庫 社區 娛樂 地市 財經 汽車 房產 女性 健康 美食 旅游 家居 教育 法制 農村
                >> 返回映象網首頁
                吃燙食要小心溫度不要超過40度

                2014-01-08 09:34:00 來源:京華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氣溫下降,喝熱湯、吃熱食成為不少人在冬天的飲食習慣。然而,溫飽背后燙食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專家表示,長期食用燙食,會造成口腔潰瘍、食道管壁受損等,甚至會引發食道癌。

                  吃燙食健康隱患多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在36.5℃―37.2℃之間。燙火鍋湯鍋時,食物的溫度一般在60℃―70℃,這個溫度會燙壞口腔,造成起泡、潰爛等口腔病癥,還可能燙壞食管黏膜,長期下來還會形成慢性炎癥。

                  如果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遭燙傷,反復多次,易造成黏膜淺表潰瘍,導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癥、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癥。長此以往,就會誘發黏膜質的變化,以致癌變。

                  食管早期癌變會造成吞咽食物有阻力、咽下不暢、有哽噎感或有牽制感,這種吞咽不暢所產生的種種不適感可自行消失,但會反復出現,在心情不暢、情緒波動時尤其容易發生。由于其程度還不影響進食,所以很容易被忽視或者誤診。

                  進食溫度別超40℃

                  專家建議,日常飲食中,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左右,千萬不要貪圖“趁熱吃”,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晾一晾再入口。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最好飲用不超過40℃的溫水,因為過燙的水會強烈刺激口腔環境,甚至可能燙傷口腔黏膜。

                  國外曾做過實驗,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會有反應;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每天進食高溫度熱食一次,連續25天,就會出現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美食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圖庫|社區|娛樂

                    地市|財經|汽車|房產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農村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