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A股IPO或于春節后重啟優化創業板上市指標

                2012-12-06 09:25:00 來源:東方早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第四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已在醞釀中

                  將優化創業板上市門檻指標

                 

                制圖 郁斐

                 

                制圖 郁斐

                  制圖 郁斐

                  新股一級市場發行已經斷檔逾2個月,而要看到新股發行再次重啟,恐怕要到明年春節后。

                  數名投行人士向早報記者表示,由于近期市場低迷,再加上第四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也在醞釀中,估計要到明年春節后一級市場才會再有新股出現。

                  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新股“堰塞湖”現象將愈演愈烈,證監會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1月23日,排隊申請上市的企業已達809家,包括上證所申報企業155家,深交所654家(含創業板企業316家)。

                  “新股發行是有周期性的”

                  一名南方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表示,近期已遞交到證監會的幾個IPO在審項目,即沒有得到會里意見反饋的通知,也沒有補充材料的通知。而另一名上海的投行人士則表示,已經被通知要做好補充2012年年報的準備。

                  “最新來自監管機構的信息顯示,不僅12月份新股不太可能開閘,要開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也就是春節后。”上述投行部負責人說道。他預測,新股開閘檔期排到春節后主要是因為到時候市場的流動性會比較充裕,“還有可能是監管機構需要一段時間,醞釀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要采取的措施。”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發行了145只新股,合計募資額970.73億元;同比2011年的2541億元募資額,下降了足足62%。而從發行市盈率看,也從2011年的平均44.32倍降至2012年的29.8倍。不過,雖然募資總額同比大幅下降,但實際募資額依然比預計的超了45%。

                  證監會發行二處相關負責人也在上周五舉行的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表示,目前是新股發行的低迷期,并表示新股發行是有周期性的,2006年以來新股發行停頓和低迷,都是常態,“2004年和2008都停發過,……但是每次恢復之后市場容量和消化能力都是成倍的增長的。”

                  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的新股發行停擺期與宏觀經濟不景氣階段平行而走,于是在審800家擬IPO企業的業績變化備受關注。上述證監會負責人直言,現有已披露和在審企業業績下滑的較多,“下滑20%算比較穩定了,下滑50%的不在少數。”

                  “但這或許不會成為這些企業IPO的阻礙,”滬上該名投行說道,“因為證監會已明確,今后IPO審核對業績趨勢判斷不會成為主要考核指標,只要不做虛假陳述,IPO還是會過的。”

                  證監會發行二處負責人也列舉了若干不可取的招股書撰文手法“有的公司為了招股書引用數據,在申報前一年自己寫了一些文章發表,之后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吹捧自己”,“有的在風險披露一章中,前面寫風險、后面寫對策,讓人看了不覺得是風險反而是機遇。”

                  擴大創業板上市容忍度

                  在新股發行“斷檔”的這段時間內,由今年10月份正式履新的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牽頭啟動的新一輪發行體制改革,備受市場關注。

                  從市場消息面上判斷,呼吁已久的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已勢在必行。

                  上周五,證監會創業板部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要優化創業板上市門檻指標,擴大創業板服務范圍和容忍度。該人士稱,現在有很多新興企業,由于發行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去海外上市,“要將創新和創業板對接,發掘技術型和創新型企業,擴大服務范圍,擴大容忍度。”

                  國內創業板推出初期,設立了較高的財務門檻,使得一些擁有真正創新技術、新業務模式的初創型企業因不滿足國內創業板上市門檻,紛紛赴境外上市;而邁過高業績門檻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事實證明來看,很多公司的上市前業績“水分”很高。

                  早在2011年初期,就傳出證監會委托深圳證券交易所研究放松創業板上市財務門檻的規則。今年11月,證監會發布了《關于支持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確認股權的指導意見》,以部門規章形式確認了科技人員以自有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權利,并對科技成果的權屬、評估作價、折股數量和比例作出明確規定。

                  該負責人并表示,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93%為高新技術企業,63%有PE參股,96%為民營企業。下一步創業板的工作包括,繼續落實發行體制改革要求,逐步淡化盈利能力的判斷,重點轉為信息披露和風險判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要加強;加強定價監管,反應企業真實價值;強化發行人為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嚴厲打擊欺詐、違規披露;對落實反饋的意見持續關注。“目前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大,在審企業注水、造假沖動大,保薦代表人更要勤勉盡責,包括核查其他中介機構的意見,否則即使撤材料也可能追究責任。”

                  (忻尚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股票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