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5 09:02:00 來源:證券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日股指期貨市場呈低開高走格局,昨日期指四合約累計持倉量創105486手的新高。其中,IF1212合約收于2131.4點,較昨日結算價上漲6.8點,持倉量增加175手至83873手;IF1301合約收于2137.8點,上漲6.0點,持倉量增加1222手至9416手;IF1303合約收于2158.2點,上漲5.2點,持倉量增加64手至9464手,合約IF1306收盤價為2183.8點,上漲2.0點,持倉量上升374手2733手。而現貨方面,滬深300指數收于2131.47點,上漲22.62點,上漲1.07%昨日滬深300十大行業指數全部上漲,信息板塊領漲,漲幅為2.49%。
分析人士指出,昨日期指合約總持倉再創新高,其中,中金所前20名會員賣單持倉高達68812手,遠遠大于買單58708手,大資金入場殺跌動作意圖明顯,今日市場調整信號增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消息將助力空頭:
首先,昨日空頭主力依舊占優勢。從機構持倉方面看,多頭席位方面,前20機構持買單量共計58708手,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601手,國泰君安、海通期貨和華泰長城暫居多頭前三名,分別持有買單7759手、4480手、4242手,其中,國泰君安較前一交易日減倉49手,華泰長城更是減倉704手之多。空頭席位方面,中證期貨持倉依然穩坐龍頭地位,海通期貨和國泰君安分別排名第二、第三,空頭前三名持賣單量分別為10421手、9100手、8695手。
其次,美財政懸崖日益臨近,外圍形勢不佳或影響市場短期走勢。國會兩黨就財政懸崖問題互相扯皮,談判未現進展。共和黨提出的總額2.2萬億美元的“財政懸崖”解決方案遭白宮否決。據悉,共和黨提出總額為2.2萬億美元的“財政懸崖”解決計劃,內容包括削減1.4萬億美元支出,以及限制減稅和為富裕人群減稅措施設定上限以增加8000億美元收入等。此外,這項計劃還將對醫療保健和醫療援助等應得權利項目的支出削減至少9000億美元,并將可自由決定支出削減3000億美元。
第三,限售股解禁,在上市公司業績不佳,遭到套現的可能較大。據媒體報道,今年全年A股限售股的解禁數量和解禁金額分別為1622.93億元及12015.36億元,解禁壓力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12月份,尤其是12月份。數據顯示,今年最后一個月解禁數據達到325.39億股。以解禁市值計算,本月到期的解禁股市值為2011年2月份以來最高值。
上海中期認為,昨日期指雖大幅反彈,但成交依舊處于低位,而且主力合約IF1212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貼水0.07點,反映期指投資者對后市依舊非常謹慎。昨日期指持倉再增加1835手,持倉再創新高。在股市成交低迷的背景下,期指持倉連創新高,表明市場參與者利用股指規避市場風險的愿意在提升。展望后市,依舊不容樂觀。但市場的技術性反彈概率增大,使得投資者操作難度明顯加大,建議投資者觀望或短線縫高拋空。(證券日報)
新低吸引抄底客 1949點醞釀大轉機
新低吸引抄底客 1949點醞釀大轉機
昨日盤中創出調整新低1949點時,有資金入場抄底,滬指隨之反彈并以紅盤收市。這一波“絕處逢生”的反彈,令市場看到一絲年末反彈行情的曙光。
“總有人喜歡抄底,但前面幾次都沒成功”,看著收盤的一根小陽線,資深股民周先生稱自己根本提不起興趣,他指著滬指日K線圖告訴記者:“從之前的情況來看,見新低就抄的,都沒有好結果。”
盤口顯示,12月4日大盤走出了一波先抑后揚的反彈行情。早盤滬指先創下1949.46點調整新低,午后則在券商、電信股的帶動下出現反彈走勢,技術上大盤因此收出了兩陽夾一陰的多方炮K線組合。消息面上,多項產業規劃推出,涉及水利、濕地保護、天然氣產業、中原經濟區、信息技術、軌道交通、生物產業等多個領域,讓市場感到一絲暖意。
不過,對于大盤的反彈,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表示,超跌之后自然會出現反彈,盡管成交量有所放大,但持續性如何仍難判斷。只是剛剛出臺的多項產業規劃,或成為市場短期熱點,制造一定的賺錢效應。
技術性反彈意味濃
盡管不是專家,但周先生對記者的一席話,并非沒有道理。之前滬指跌破2000點時,就有人抄底,結果滬指跌到1980點附近;如今指數又創新低至1949點,成交量隨之放大,說明又有人進場抄底。后市這些抄底者的命運,會像周先生所說的那樣,都沒有好結果?
德邦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海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彈性質仍是超跌。一方面,年底資金壓力依然制約了反彈的力度;另一方面,從點位上看,1950點左右是短期底部,預計反彈有望持續幾天。因此,如果抄底了,還是以超短線思維為主,設好止損,見好就收。
對于管理層發布的多項產業規劃政策,張海東認為,產業規劃對相關的板塊形成支撐,有望成為短期炒作題材,但總體上資金是短期博反彈,而且流入的量也不多,持續性較差,因此不建議穩健型投資者參與。
“除了資金與市場活躍度均對大盤反彈形成制約外,企業盈利維持弱回升,估值無法提升,也是反彈持續展開的重要阻力。”張海東認為,盡管在投資和生產的拉動下,10月份工業企業經營保持回升態勢,但由于房地產投資和出口增速形成拖累,因而經濟回升力度偏弱。
東莞證券[微博]分析師費小平也認為,大盤技術性超跌反彈的意味濃厚。一方面,隨著指數的下跌,上方被套籌碼將越來越多,就目前的成交量來看,很難形成持續強勁的反彈動力;另一方面,在本次調整中,創業板、中小板11月份跌幅超過10%,有強烈的超跌反彈需求。
新低點難成最低點
對于后市走勢,張海東表示,從技術面來看,大盤KDJ的J處于低數值區,說明從指標上看大盤已經超賣,短線有望反彈。從WR威廉指標上看,WR處于高市值區位,預示股指也已超賣,短線有望反彈。從BOLL看,大盤已接近BOLL線的下軌附近,預示下方支撐力量較強。“不過,滬指雖然在1949點左右出現反彈,但該點位并不是本輪下跌的低點,在資金面、估值、信心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下,未來大盤仍有創新低的可能,這是投資者需要警惕的。”
從更長一點的時間來看,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則認為,擊破2000點后,繼續快速殺跌令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但機會也在下跌中慢慢孕育。沈正陽指出,近期指數下跌主要源于中小盤股估值回歸壓力,但低估值、低市凈率的藍籌股表現相對抗跌,而市場對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明年明確宏觀政策取向抱有較高期望,但在短期基本面無法改善的背景下,預計反彈空間有限。
不過,沈正陽也表示,真正的布局時機估計在本月下旬。“隨著市場的不斷下跌,有業績支撐而被錯殺的個股逐漸增多,這將進一步引發產業資本的增持,因此12月下旬或為布局明年的較佳時機。”策略上,沈正陽建議密切關注政策扶持的行業及個股結構性機會。操作上,目前仍宜輕倉為主,低估值個股擁有一定安全邊際,但高鐵城軌、美麗中國概念及城鎮化值得持續關注。(金融投資報)
渾水離場QFII做多 A股頻現積極信號
渾水離場QFII做多 A股頻現積極信號
一面是華爾街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公司表示做空中國概念股已失去意義;一面是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機構頻頻做多中國股市。筆者認為,在這一空和一多兩個相反的操作之間實際上應了中國股市的一句股諺:當所有人都拋棄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投資機會!
當前,A股市場持續低迷狀態使得很多投資者都逃離了這個市場,但是,這并不妨礙外資做多A股的熱情。
瑞士信貸的亞太股票研究團隊近期報告指出,對中國市場而言,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美國大型對沖基金堡壘投資(Fortress Investment)集團近日也重新看多中國股市,并表示已清空了在今年早些時候設立的與中國相關的空頭倉位,轉而做多。
QFII更是已經嗅出了投資機會。數據顯示,近幾個月QFII持股比例在持續提高,從8月份至今已增長了8%,8月、9月,QFII賬戶對滬市股票的單月凈買入額均為今年前7個月凈買入總額的3倍多。針對滬深300成分股中滬市股票,8月QFII單月凈買入金額是今年前7個月凈買入總額的6倍多,9月1日至27日,QFII凈買入金額也達到了前7月凈買入總額的6倍多。而8月和9月,QFII資金單月凈買入額分別達到今年前7個月平均月凈買入金額的46倍和44倍,呈越跌越買之勢。
技術派投資大師、股市拐點指標創建者Market Studies公司總裁狄馬克近日表示,上證綜合指數跌破1960點意味著中國A股已經探底,他預測A股未來9個月將出現大幅反彈,上證綜合指數最大反彈漲幅可能高達48%。狄馬克是當前技術分析領域兩位最有名的大師之一,他在20世紀70年代就發明了一套客觀的方法來推算趨勢衰竭的時機,很受技術分析界的推崇。
歷史經驗表明,每當出現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外資則大幅撤出中國股市,而每當確認中國經濟重拾增長動力,資金則又大幅涌入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拐點將至”?筆者不敢妄下結論,但是,一些積極的信號應引起關注。
剛剛發布的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不僅在50%枯榮線上方站穩腳跟,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個月回升。無論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PMI數據,還是實體經濟領域的投資、消費、出口以及工業增加值數據,都出現觸底反彈態勢,再加上工業利潤開始回升,諸多數據進一步顯示四季度經濟增速企穩回升得到進一步確認。
與此同時,市場層面利好也不斷。股息紅利稅差別化征收政策出臺、RQFII額度增加2000億元、QFII額度有望進一步增加,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增加資金供給量,也有助于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
當然,我們也看到,A股市場的頹勢單靠市場自身來扭轉不太可能,必須依靠市場各方的積極配合,聯合推動。
(黃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