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取消下限快滿3個月貸款利率為何下不來?

                2013-10-12 09:26:00 來源:證券時報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再過幾天,央行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就將滿3個月。

                  但這3個月來,我們似乎很少見到銀行下調貸款利率。甚至連年初還能夠打折的房貸,四季度還沒開工就已經由下浮轉為了上浮。即便是到期重定價后的貸款,比之前更貴的案例也大大多于更便宜的案例,這恐怕會讓很多對貸款利率下限放開抱有很大期望的人士感到失望。

                  這是為什么?難道競爭壓力不足以讓銀行降價么?思量再三,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成本的上升,這應該是實打實的壓力。自從央行早先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之后,從活期存款利率到各檔次的定存利率,加入上浮大軍的銀行越來越多。這對任何一位銀行家來說都是挑戰,因為他不但要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還要持續為股東謀求利益。現實狀況是,放棄低收益業務的銀行越來越多,高收益業務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其次,當前正處于利率周期的底部。以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為參考,目前名義利率只比2008年底到2011年初略高。最近3年以來1年期基準利率的高點6.56%出現在2011年7月7日,這其實也就相當于現有的基準利率上浮10%。也就是說即便銀行上浮利率,價格也不會貴過2年前。

                  但有趣的是,由于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處于高位,當時的實際利率反而比目前便宜。以當年7月6.5%的CPI峰值計,當時的實際利率只有0.06%。而以今年8月份CPI2.6%計,現在資金的實際利率是3.4%,兩者之間的差距或許是很多人覺得目前資金成本高的一個原因。

                  由于名義利率處于底部,這意味著未來利率下降的概率是較小的,上升的概率反而比較大。再考慮到目前貸款市場供需關系,要想讓銀行在這個時候下浮利率恐怕比較難。市場機制會決定最終的成交利率,而這正是利率改革的本意所在。

                  最后,是不是利率高就不好呢?這也需要一分為二看待。因為成本高,銀行不可能給免費的午餐,有門路的公司多數開始從市場直接募資,過去一段時間里債券市場的火爆即為明證。這些客戶走了,給銀行剩下些什么呢?是以前難以融到資金的中小企業。毫無疑問,它們拿到的貸款價格肯定要比大企業高。

                  這就難怪,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即便貸款利率下限放開了,但市場實際成交的價格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是銀行自身做出了調整。但這是生存的必要,畢竟成本高了。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理財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