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招行私銀首單家族信托落地法規不明發展慢

                2013-07-12 08:53: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7月11日,招行銀行在深圳宣布成立國內私人銀行第一單家族信托。

                  已近耳順之年的楊先生,在境內擁有多處自住和商用物業、股權及金融資產,兩個兒子已成年,女兒年僅8歲。他希望家族財富傳承得到妥善安排,近日通過招商銀行成立了家族信托,受益人為三個子女各有一定比例的定期與最終分配,信托期限設定50年。

                  去年下半年,平安信托曾推出國內信托公司的首單家族信托,深圳一位40多歲的企業家以5000萬資產設立信托,合同期限50年。根據約定,信托委托人將與平安信托共同管理這筆資產。

                  招商銀行表示,在此前推出的“家庭工作室”基礎上細分出“財富傳承家庭工作室”,致力于為超高凈值家庭提供定制化的財富保障與傳承方案,包括家族信托、稅務籌劃、法律咨詢等。

                  家族信托需求超50例

                  家族信托利用信托制度的優勢,可以為委托人實現財富隔離保全、增值和傳承的作用。貝恩公司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下稱《報告》)稱,家族信托作為對家族財富進行長期規劃和風險隔離的重要金融工具,已受到許多高凈值人士的關注。

                  《報告》指出,“從高凈值人士產品需求角度看,家族信托位于首位,提及率接近 40%。在超高凈值人群中,家族信托的需求更加旺盛,提及率超過 50%,并且有超過15%的受訪超高凈值人士已經開始嘗試接觸家族信托。”

                  招行私人銀行部常務副總經理王菁表示:“客戶選擇家族信托基于以下考慮,如避免家族財富縮水,為子女未來的生活儲備資金;應對子女未來的婚姻風險及對財產造成的威脅等。”

                  招行于2012年6月正式啟動家族信托的設計,并于今年5月正式簽約首單財富傳承家族信托。截至2013年6月,招行家族信托累計的客戶需求案例已超過50個。

                  該行家族信托為單一定制信托,資產門檻為5000萬,期限為30-50年(跨代),為不可撤銷的信托,具備法律保障使其跟客戶的其他資產之間建立起防火墻,招行在其中承擔財務顧問與托管角色。

                  招行表示,該行家族信托受托的資產主要是金融資產、部分股權、房地產,但并未透露與其合作的信托公司名單。

                  “目前國內更多的信托產品是非標債權投資,并不是真正的信托,中國信托的路走偏了,家族信托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托。這也是信托公司未來投入的主要方向,它們合作的積極性非常高。”王菁表示。

                  在收費方式上,招行家族信托以受托資產的整體收取年費,增持財富中超過委托人目標部分,績效上作相應提成。

                  對于境外投資需求,招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楊誠信表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境內資產是無法控制境外資產的。同樣的,設立信托也無法解決境外資產的分配與隔離問題。目前處理的方式就是設立境外信托。我們在境內外都有合作伙伴來提供稅收和法律支持。”

                  除了家族信托外,招行此次推出的“財富傳承家庭工作室”方案中,還包括稅務籌劃、法律咨詢。其中稅務籌劃包括,運用信托、離岸公司等工具進行的家族跨境投資稅務規劃、大股東企業上市稅務規劃、移民和財富傳承的稅務規劃;法律咨詢包括家庭關系中的婚姻資產保全、家族基金設立、境外資產保全等。

                  法律無障礙但不明晰

                  “家族信托的結構中,信托起了法律架構的作用。我們在其中建立起一個差異化的形式,從法律上確認這種架構關系,這必須通過信托實現,因為它是通過信托法規定的產品架構。”王菁表示。

                  從法律角度上來講,目前家族信托在國內并無障礙,但也沒有詳細、明晰的規定。家族信托屬于他益信托(受托人與收益人是不同的人),《信托法》并未直接提及他益信托,僅有第六十四條在多受益人、繼承人方面做了相關規定。

                  近幾年,國內高凈值客戶對家族信托需求開始增大,但家族信托的發展卻并未繁榮。

                  “因為本來就有信托法等法律的存在,家族信托是可以做的,只是同業都在觀望,沒有人開始做第一單。境外的架構很成熟,客戶需求也很大,招行經過幾年的摸索終于取得了突破。客戶資產在境內,我們就按境內的方式來做;在國外,就按國外的規矩來。” 楊誠信表示。

                  一位信托業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中國的信托必須登記,無法保護隱私,這正是富豪們最忌諱的,因此大陸富豪所設立的私人家族信托幾乎都在海外;二是國內目前并不征收遺產稅,無法發揮家族信托的避稅功能。”

                  然而,目前遺產稅開征的趨勢強烈。去年年底,曾傳出深圳試點遺產稅的細則,但未得到官方確認。

                  “遺產稅政策信號刺激、財富保障、子女成年以及家族企業進入移交階段是中國高凈值人群開始考慮財富傳承的主要驅動因素。”上述貝恩《報告》稱。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理財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