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將出現較大負增長
余永定: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將出現較大負增長
2016年3月29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朗潤.格致”論壇展開了“關于當前經濟政策重點”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在發言中闡述,中國經濟形處于持續下滑中,并可能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如不采措施,經濟增速可能突破底線。影響經濟增速的原因之一,是2016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將出現較大負增長,這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作用不可低估。
余永定觀察到,中國經濟中可能存在惡性循環,而基礎投資空間巨大,為避免硬著陸的風險,需要增加財政赤字,支持基礎設施投資,同時令人民幣盯住利率,而不是貨幣供應量,盡快實現浮動。
應避免經濟跌破6%
余永定認為,中國經濟形在持續下滑中。雖然今年二月形勢有所好轉,但并非轉折點,他判斷中國經濟下滑不是暫時的,可能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如果不采措施,經濟增長速度可能突破底線。
“中國百年目標的第一個目標是2010到2020,中國人均收入翻一番。在此目標之下,從今天開始一直到2020年,GDP的增長速度必須是6.52%以上,海外投行分析中國經濟有可能會突破6%的界限,我認為應該防止經濟增速低于6%。“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原因比較復雜,最關鍵是投資需求——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目前都呈現下滑趨勢,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去年年底已經是零增長。余永定透露,他從房地產開發商那里了解到,在區庫存去掉之前,地產商不會投資。一個基本事實是,不包括在建商品房,中國去年商品房待售面積是7億多平米,而年均商品房銷售也只是13億平米,待售面積占年銷售總額的54%左右。上海的經濟學者估計在建商品房大約為60億平米,需要5、6年才能賣完,而房地產的待售面積正常水平是夠賣幾個月或半年。有這么大的積壓,很難想象房地產開發商還會繼續投資。
余永定估計今年中國房地產投資比較大的負增長,他引述上海一位房地產專家在兩會期間的判斷為-10%左右。他提示,如果房地產投資今年的增長是-10%,就會令GDP增長下降一個百分點。去年的經濟增速是6.9%,下降一個點就突破了底線。并且房地產投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消費的增速就會下降0.5個百分點,所以房地產投資的增速的下降會導致總需求其它重要構成部分的增速下降。
目前亦看不到政策中有支持消費持續增長的措施,且消費在很大程度上是內升的力量,外力難以產生改變。如果消費的增長速度有沒有較大的提高,就難以抵消房地產投資對GDP的下行壓力,進出口也很難對經濟有很大推動作用。
房地產回暖乃無水之源
2016年前兩個月,中國經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明顯的是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上海房地產有關負責人分析,原因之一是股市資金轉入房地產,之二是信貸擴張比較快,第三是房地產發展的政策,第四是投機需求或者是投資需求回暖。余永定稱,目前很難相信房地產的回暖建立在健康堅實的基礎之上,中國房地產投資確實過多,需要讓它下降,但這帶來經濟平穩增長的挑戰。
而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余永定尤為關注PPI——中國是否走出了通縮。“中國現在CPI比較高,但實際上中國處于通縮階段,因為PPI持續47個月下降,盡管CPI是正的——這是工資上漲老齡化的結果,擠壓了企業部門的利潤。”中國目前CPI上漲的企業主要是服務業,這些部門的債務水平不高,盡管CPI上漲使他們的實際債務下降,但是他們的債務在中國的總債務中占比較低。真正大規模的債務在制造業,尤其是大規模的企業,他們的產品的價格PPI在下降,實際債務在上升。”
通縮和物價的一次性調整有很大的不同,物價下降使企業的利潤受到擠壓,于是企業減少投資,總需求減少,而物價就更低,利潤進一步受到侵蝕,企業會進一步的減少投資,所以這是一個持續向下的過程。在過去的48個月,中國每個月PPI都是在下降,最近一段時間每個月下降4%到5%,短期內肯定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長速度下降。
警惕惡性循環造成硬著陸
余永定列舉了中國目前出現三個對突出的問題。一是產能過剩。第二是中國公司債占GDP的比重居高不下,已是世界第一。“我和同事做過一個數字模型,如果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7%左右,其它的基本的經濟變量都保持目前的趨勢。在2020年中國的公司債對GDP的比可能會達到200%左右,實際上相當危險”。
第三個問題是中國企業的利潤過低,特別是非金融企業。在2015年,總利潤是負增長,最近總利潤又實現了正的增長。但這種正增長能維持多久無從知曉。
把這些現象結合起來,會發現中國經濟中可能存在惡性循環,這個惡性循環的起點是信貸擴張支持的過渡投資。這個惡性循環里,過渡投資造成了產能過剩,與此同時,造成了過渡的負債。因為中國的投資是信貸支持,產能過剩造成PPI下跌,PPI下跌造成利潤下跌,在利潤受到嚴重侵蝕的情況下,企業減少投資,銀行惜貸。這樣的過程又返回去影響了產能過剩,使產能過剩進一步惡化,形成了惡性循環。
還有另外一個惡性循環是投資過渡造成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導致PPI下降,從而實際債務上升,造成企業惜借,減少投資,銀行惜貸。這兩個惡性循環如果發生的嚴重,就會造成硬著陸,產生金融危機。
中國基礎投資空間巨大,人民幣應盡快實現浮動
余永定主張,而為了刺激有效需求,需要增加財政赤字,從3%增長到5%是安全的,進而支持基礎設施投資。增發信貸的結果,錢流入到了資本市場,很難進入實體經濟。但是可以用財政的方法避免信貸融資的問題。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壓低國債融資的成本,應該盡快從數量目標轉到債務目標,盯住利率,而不是貨幣供應量。同時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非常不利于中國,人民幣盡快的實現浮動。
他同時強調,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的余地非常巨大,而這種基礎設施投資既可以穩定增長,又可以改善經濟結構。中國政府應該在結構調整和有效需求管理長期和短期之間搞好平衡,財政政策應該既重視稅收政策,也強調支出政策,且支出政策在一定意義上更為重要。
映象網房產頻道為您提供全方位的置業服務!映象房產是河南最專業的房產網站,致力于為房地產業界、購房者提供各類服務與咨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