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迷霧中的萬科:10年后半壁江山來自新業務
通過自己的探索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那么從一到十的過程,如果一定要靠自己滾動發展的話不是最好的選擇,這時候并購、收購可能是更快的方式。
早春三月,萬物復蘇,地處中國南方鵬城深圳的萬科集團(000002.SZ),卻經歷了乍暖還寒的一周。
3月17日,剛在時尚界探完險的萬科董事長王石親自坐鎮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主要內容為審議“關于申請萬科A股股票繼續停牌的議案”。近一個半小時之后,該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就在4天前,3月13日萬科公告,將發行新股購買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并展開重組相關事宜。次日,萬科召開2015年度業績媒體見面會,
卻以“因時間倉促,雙方還未做好充分準備”為由,取消了外界更為關注的原定同場舉行的與深圳地鐵集團關于雙方戰略合作的媒體見面會。
看似靴子落地,但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作為萬科的第二大股東,華潤集團在股東大會結束后卻提出程序異議。華潤集團股東代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萬科與深圳地鐵合作公告,沒有經過董事會的討論及決議通過,是萬科管理層自己做的決定。
“聯姻”深圳地鐵的前景變數頻添,另一方面,正處于重組過程中的萬科,其業務本身也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萬科總裁郁亮在業績會上表示,萬科轉型的終極目標是“10年之后半壁江山來自于新業務”。那么,做什么怎么做,是股權誰屬之外的另一個長遠命題。
重組方案存疑
3月17日下午,萬科A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對申請延期復牌的原因給出解釋。萬科表示,此次資產重組雖然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3月18日前仍無法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報告書。據悉,此次交易應為萬科2015年以來已公告的規模最大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交易較為復雜,涉及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尚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公告交易預案或草案。
最終,這一議案共獲得約87億股投票,其中贊成約84.5億股,占比97.13%,包括寶能系和華潤集團均投出贊成票。這一結果也意味著萬科A將繼續停牌至6月18日。
去年7月,萬科遭遇“野蠻人”叩門,由潮汕商人姚振華控制的寶能系大舉增持萬科股份,先后投入巨資近400億元,“萬寶之爭”就此爆發。截至2015年12月18日,萬科總股本中,寶能系持有24.26%,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此后,萬科A股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停牌。
進展出現在2016年3月13日。當天,萬科公告宣布了與深圳市地鐵的合作。根據公告,萬科將購買地鐵集團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相關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產為地鐵上蓋物業項目,初步預計交易規模介于人民幣400億-600億元之間,具體交易對價以經有關部門備案后的獨立第三方評估結果為依據。萬科擬主要以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如交易成功,深圳地鐵將成萬科長期的重要股東。
深圳地鐵集團是深圳市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承擔深圳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建設、運營,目前凈資產1503億元,總資產2411億元。目前已擁有地鐵上蓋物業開發項目10個。近兩年,深圳地鐵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15年12月,深圳地鐵集團總資產約2411億元,凈資產約1504億元,資產負債率約為37.62%。
實際上,這并非萬科與深圳地鐵的首次合作。2014年,雙方共同參與了深圳紅樹灣項目的開發,這一項目也被看做是萬科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的標桿之作。該項目計劃于2015年6月30日開工,2021年12月31日竣工。
2015年3月20日,萬科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成功獲取龍華新區深圳北站樞紐城市綜合體C2地塊物業開發項目。
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引發了外界對萬科“國進民退”的猜想,但郁亮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直言:“深圳地鐵是經歷過市場考驗的,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國企。”
無論是王石還是郁亮,均強調萬科股權結構的本質是混合所有制,重組并不會改變這一個特點,而“共贏”是重組的終極目標。
“我們有著做偉大企業的夢想,需要一個合理的股權結構,尋求解決方案時,我們有兩個最基本的考慮,一個是需要有利于全體股東的利益,第二個需要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我們的方案也一定是多贏的方案,大家不要過多討論誰輸誰贏,我們希望所有人都是贏的。”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譚華杰在2015年度業績媒體見面會上如是說。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深圳市國資委尚未明確表態,加之華潤態度的突變,該方案是否真能如萬科所預設那般得以執行仍是一個未知數。
“10年后半壁江山來自新業務”
2015年對于萬科來說,是多事之秋的一年,也是業績最好的一年。
數據顯示,萬科2015年銷售面積2067.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61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和20.7%。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上升至3%。營業收入人民幣1955.5億元,同比增長33.6%;實現凈利潤181.2億元,同比增長15.1%。
“軌道交通”是萬科在年報中提及的重點之一。郁亮表示,萬科和地鐵從2014年開始合作,軌道上蓋是一種很好的資源,每個城市最稀缺的土地資源是軌道上蓋,軌道交通在城市圈發展中起重要角色。同時,軌道上蓋物業最合適萬科定位,為萬科做城市配套服務提供機會。據了解,萬科在全國各地都與地鐵有合作,目前有40個萬科項目屬于軌道上蓋物業,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長春等都有合作案例。
在物業管理、海外業務、房地產業務、房地產金融和物流方面也都有很大的進步。萬科的海外項目貢獻銷售收入28.8億元;萬科物流已進駐、擬進駐22個城市,已獲取、擬獲取項目29個,總建筑面積達300萬平方米。
在帶領萬科進行二次創業的過程中,郁亮深諳,所開展的新業務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沒有做過的,在探索的同時允許混亂和打架的存在,“鼓勵創新,允許多點嘗試,不怕犯錯,待一定階段以后再加以整理,形成新生態”。但這個時限只有三年。
“萬科轉型的終極目標是10年之后半壁江山來自于新業務。”郁亮在業績會上答記者問時指出。
譚華杰在業績會上坦言,萬科在新業務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和探索,其中一些探索是成功的,但目前規模還很小,未來可能將增加新的探索方式。
“從零到一的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的過程是不能省略的,如果你貿然進入一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通過自己的探索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那么從一到十的過程,如果一定要靠自己滾動發展的話不是最好的選擇,這時候并購、收購可能是更快的方式。”譚華杰表示,“我們首先要通過自己的探索確定這個業務能不能做,如果確認這個業務應該做,能夠做,這時候采用并購和收購的方式,能夠一開始就具有比較高的起點,這也是我們未來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