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房貸再成銀行"香餑餑" 給買房者貸款是開發商6倍

                在低利率、資產荒以及去庫存政策背景下,此前被銀行逐步弱化的房貸業務(本文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正重獲青睞,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爭奪的“香餑餑”。

                  在低利率、資產荒以及去庫存政策背景下,此前被銀行逐步弱化的房貸業務(本文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正重獲青睞,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爭奪的“香餑餑”。“業務忙不過來,零售部要從其他部門調兵遣將。”興業銀行華北某分行零售信貸審查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去年以來其所在分行個人房貸業務增長特別快,和之前相比翻了兩倍。

                  與此同時,四年前秉持“進小微”戰略的民生銀行亦正在加大房貸業務,今年上半年住房貸款余額較2015年底增長了70%。國內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行在房貸投放上也很積極。

                  當然,最積極的要數國有大行。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幾乎成為國有四大行新增個人貸款業務的主要來源。建行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發展迅速,個人類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新增均居業內第一。

                  一位股份制銀行的高層曾表示,目前銀行所處的經濟環境以及自身的經營狀況使得大家(銀行)都在尋找資金的避險出口,其中之一就是零售業務。

                  不過,和個人房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針對地產商的開發貸逐步分化,中小型地產商的資本寒冬悄然而至,各家銀行對開發貸態度持越來越謹慎的態度。房貸與開發貸,松緊之間,凸顯的是銀行對資金避險的需求。

                  重獲青睞 

                  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中報顯示,在去年央行五次降息和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個人房貸因資產相對優質,對銀行的貢獻穩步提升,再次成為各家銀行業務爭奪的重點。

                  今年上半年,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均在加大房貸投放力度。其中,工行新增房貸345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而個人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均錄得負增長,新增房貸成為工行新增個貸(3298億)的全部來源;建行新增房貸4078億元,增長14.7%,占新增個貸的97%,截至上半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3.18萬億元;農行新增房貸3110億元,增長16.1%,同樣

                  占新增個貸的97%;而中行新增個貸2999億元,上半年中行同樣加大了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力度。

                  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宏觀政策下,下半年建行還將大力發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與此同時,建行還將積極參與盤活已有樓盤,加強已建成樓盤配套設施的建設,推動住房公積金貸款。同時,建行合資的中德住房儲蓄銀行還將提供低息貸款。

                  而作為國內以零售銀行見長的招行的個人住房貸款較上一年度增長23%。而2015年較2014年增長51%。招行方面表示,在信貸政策上,招行一直優先向剛需自住型房貸需求客戶提供支持,加大這塊業務發展的原因是市場需求旺盛。2014年招行推出了能夠實現5分鐘預審批、20分鐘現場報件,24小時內審結的“云按揭”產品,據悉,招行有超過9成的房貸業務都是通過“云按揭”產品的PAD來報件的。

                  其實,這一增長并非一直在持續,招行個人房貸在2013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自2014年以來,開始呈現增長之勢,其占零售貸款的比重也不斷加大。這兩年來,招行都在年報中明確提到其大力支持住房按揭貸款的經營策略。事實上,2011年,中國央行三次加息,因為房貸提供的利潤回報低,以及彼時對房地產情景的不確定,銀行的房貸業務開始減退。時過境遷,各家銀行不良率承壓,而房貸在各類資產中不良率較低,在內外金融環境極其復雜不穩定的情況下,安全成了銀行業的首要訴求。

                  順勢而上,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紛紛成立住房事業部,招兵買馬,調兵遣將,加大打折力度,加碼個人房貸業務。據記者了解,哈爾濱銀行今年新設立房貸事業部。上述興業銀行某華北分行從今年初開始,首套住房貸款給到八五折。“我們在審核流水的時候標準也會放寬,推出多個貸款品種,比如接力貸,名下有兩套房只能用父母名義買第三套的,貸款年限一般只能5-10年,而我們按孩子的年齡算貸款年限。”

                  中報顯示,興業銀行在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1698.07億元的貸款當中,有55.3%來自于新增個人房貸。而秉持“小微戰略”的民生銀行也在加大房貸業務,據財報顯示,2014年其住房貸款余額為695億元,同比增長12%,2015年住房貸款余額為1140.59億元,同比增長64%,今年上

                  半年則比去年底增長70%。 

                  在平安銀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行長邵平也提及將加大按揭的支持力度,這塊是很好的資產業務,過去我們能力有限,負債成本高,做按揭的利息很低,現在平安銀行的負債明顯改善,現在有能力給按揭貸款最低的資金成本發展市場。平安銀行住房按揭貸款在零售貸款的占比相較其他股份制銀行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2015年其余額接近460億元,占零售貸款總額的3.78%,2016年中報信息顯示,其余額現小幅增長,而其占零售貸款的比重仍在下降。記者了解到,平安銀行深圳分行住房按揭相較其他銀行的價格折扣給出更多的讓步。

                  開發貸“緊箍咒” 

                  相比之下,銀行給房地產商的開發貸“小氣”得多。建行董秘陳彩虹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建行貸款給買房子的消費者是其貸款給賣房子的房產商的6倍,房地產開發貸款正在壓縮。截至6月末,建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不足4000億元。

                  興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鄒積敏在2016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在對公地產貸款方面,新增業務原則上不介入三、四線城市,從嚴控制商業地產項目。同時,重點關注地價快速攀升帶來的潛在風險、開發企業及融資項目的杠桿風險。對于增量業務,將審慎介入“高地價”項目。所謂對公地產貸款,一般就指房地產項目開發貸款。東北某城商行董事長對記者表示,對開發貸持審慎態度,地產五十強企業才會考慮。

                  這樣的轉變,凸顯銀行對資金安全的重視。與不良率的攻堅戰,是去年來銀行業發力的重點。此前某股份制銀行的高層曾表達過,銀行所處的經濟環境以及自身的經營狀況使得大家(銀行)都在尋找資金的避險出口,其中之一就是零售業務。

                  截至6月末,工行個人住房貸款總額是2.86萬億。工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對這一部分的貸款風險,總體還是可控的。“按揭貸款的戶均額只有30萬塊錢,平均的貸款成數只有5成左右,從這兩個指標看應該是非常健康的。”工行個人住房貸款的平均不良貸款率是0.43%,這個水平在工行所有的貸款品種里面是屬于比較優秀的品種。對比之下,上半年末,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5%,其中,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是2.4%,如果算上一些核銷貸款,水平還更高一些。“錢也不能閑在手里,在房貸業務攻城略地,起碼還有規模效益。”上述興業銀行零售信貸審查負責人表示,個貸主要就是房貸、消費、金融,房貸雖然收益少,但是風險比較低,其他貸款業務收益高風險高,壞賬也多。

                  “還是業績考核的沖動,公司貸款需求不足,個人貸款相對安全。”一位大行華南區某支行零售條線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所在支行房貸放量是從去年4月開始激增,一個月能做幾億,不過,這在他看來算是保守,跟同業相比量還算少的,沒什么競爭優勢,行里自然會要求加快發展。但他同時也提到,從今年六月份以后,房地產市場趨向冷靜,房貸相較以前做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