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病逝 母親癱瘓自貢8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5月31日,自貢市舉行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文藝演出,榮縣長山鎮五通小學校二年級的鄒心宜等30名少年被授予“美德少年”稱號,成為自貢未成年人學習的先進典型榜樣,被全場的小觀眾熱烈“點贊”。會上,號召全市廣大未成年人學習“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孝心美德少年
8歲小女孩獨自養家照顧癱瘓母親
家住榮縣長山鎮得勝村一組57號的鄒欣宜,在五通小學讀二年級。年僅8歲的她,是班上的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也是老師的好幫手,深受老師同學們的喜愛。從小她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
可就是這樣一位樂觀開朗的小女孩子,卻遭遇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悲慘經歷。鄒欣宜家境貧寒,自小母親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幸運的是,她有一位了不起的父親,每天背著母親走在田間小道、集市、街道,照顧著母女二人的飲食起居,還要負責賺錢養家。
鄒欣宜很懂事,也很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一直是同學們心中的好榜樣。可是,多舛的命運卻降臨到了她的頭上。就在去年一個寒夜,鄒欣宜的父親去世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帶走了這位善良的爸爸,也帶走了這個家庭唯一的支撐。鄒欣宜的整個世界都坍塌了,這個家何以為繼?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鄒欣宜滿是淚水的眼睛里只有悲傷,沒有絕望,她是那么的堅強。從那以后,鄒欣宜每天早上6點之前起床,給媽媽燒火做飯,慢慢地喂給媽媽吃。7點,她背上書包去上學,把飯菜放在媽媽的床邊。家離學校很遠,她要走40分鐘,這是難得的學習時間。她常常一邊走著,一邊背著昨天老師講過的課文。
在學校,鄒欣宜總是惦記著媽媽。媽媽會不會沒吃上飯?媽媽會不會摔倒了?媽媽會不會又在默默流淚?天無絕人之路,上帝關上了窗,幸好還未遮上那張簾。老師、同學、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前來看望這個堅強的孩子,慰問這個不幸的家,帶來了溫暖。
現在,堅強而倔強的鄒欣宜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利用周末的時間幫助鄉鄰采摘茶葉,鄉鄰們也會給她適當的報酬以貼補家用。除了照顧母親、認真學習,她也重新燃起了夢想的希望,她仍然想當一名醫生,為更多不幸的家庭帶去溫暖。
自強美德少年
樂觀腦癱少年成蜀光中學“學霸”
自貢市蜀光中學高2016級1班學生陳宇,1999年4月1日出生于貢井區老街子社區10組75號,他患先天性腦癱,六歲才能勉強坐起。2015年,陳宇受殘協資助,去成都做了大型全麻手術,終于可以獨立慢慢行走。
2016年中考后,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但陳宇同學始終沒有放棄學業,沒有被疾病和災難擊跨。2016年中考,他以745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他夢寐以求的蜀光中學,并進入小火箭班學習。母親為了照顧生病的兒子一直無法正常工作,家中沒有了穩定收入,可這一切都不能抹去陳宇臉上的笑容。
靠著長輩親友的資助,還有學校和愛心人士的幫助,陳宇越來越陽光自信,他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如演講、朗誦,也主動積極分享學習的經驗。先后獲得了蜀光中學“功能”獎學金,被評為學校和市的優秀團員。盡管行動十分不便,但他成績優異,總是在年級理科前十名。在剛剛結束的考試中,獲得年級理科第六名的好成績。
據介紹,陳宇不僅在自己的事情上力求做到最好,而且以自信樂觀的精神影響著周圍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陳宇總是體諒感恩母親,即使行動不便也幫助母親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校園生活中,他勤奮學習,以一種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的態度影響周圍的同學,讓同學們都不由得向他看齊,以一種更加向上的態度對待學業。
平時課間時間,同學們也會和陳宇一起說笑,使這個集體的氛圍更加溫馨活躍。陳宇用短短一年的時間獲得了2016級1班所有同學的尊重與敬佩。在同學們低落沮喪時,陳宇會以他的自強經歷鼓勵同學們,會以他的陽光心態感染同學們。
點贊
30名美德少年事跡感人 自貢掀起向先進典型學習熱潮
自貢“美德少年”評選活動,今年已經開展至第二屆。本屆評選活動經基層逐級推薦審核、嚴格評審、社會公示、最后審定等程序,命名鄒欣宜等30名同學為“第二屆自貢市美德少年”,分別獲頒“孝心美德少年”、“愛心美德少年”、“誠信美德少年”、“勤儉美德少年”和“自強美德少年”稱號。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舉辦這個活動,活動主辦方顯然用意頗深。據主辦方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是希望獲獎者珍惜榮譽、崇德向善,積極進取、再創佳績,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中繼續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是號召全市廣大未成年人要以先進為榜樣,在廣大未成年人中掀起向先進典型學習的熱潮。(實習生 張金秀 華西城市讀本 記者 劉恪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