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女孩連續五年用電話亭當“書房” 每晚借光做作業

                照片上這個四面漏風的電話亭,是嘉興12歲女孩曉華的“書房”,一把舊椅子當書桌,沙發坐墊當凳子,每天借著昏暗的照明燈看書做作業。

                電話亭就是曉華的書房,她在這里做了5年作業

                電話亭就是曉華的書房,她在這里做了5年作業

                陳富康利用工作間隙輔導女兒做作業

                陳富康利用工作間隙輔導女兒做作業

                  你家孩子的書房是怎樣的?

                  照片上這個四面漏風的電話亭,是嘉興12歲女孩曉華的“書房”,一把舊椅子當書桌,沙發坐墊當凳子,每天借著昏暗的照明燈看書做作業。

                  曉華的父母是一對來自四川的環衛工人,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曉華就在她的“書房”里,安靜地學習,等待父母下班,一起回家。

                  電話亭當書房

                  女孩在這兒坐了5年

                  曉華的“書房”位于嘉興市中山東路,嘉興中醫院西邊。她的父親陳富康,每天就在附近1公里長的路段打掃街道,從早上5點干到晚上10點。

                  冬天黑得早。下午5點半,路燈已經亮了,電話亭的照明燈也同時打開。陳富康從不遠處的嘉興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門衛室,搬來一張破舊皮椅和一個沙發坐墊,放進電話亭。

                  椅子和坐墊,都是他撿來的,白天就暫放在門衛室里。

                  等父親布置好書房,曉華放下書包,拿出作業,專心做了起來。

                  陳富康在這里掃了5年地,曉華就在電話亭做了5年作業。

                  “沒辦法啊,我們不放心她一人在家?!?陳富康自己下班晚,妻子李代蘭晚上要去快餐店兼職,“家里沒人給她做晚飯,也怕電路煤氣什么的,出租房邊上還有一條河,怕出意外?!?/p>

                  冬天手腳冰涼

                  夏天蚊子咬得渾身是包

                  昨天很冷,站在寒風里一會兒就瑟瑟發抖。錢江晚報記者摸了摸曉華的手,冰涼。

                  “冷就多穿幾件衣服,熬一熬,這兒至少遮風擋雨,而且電話亭沒人進來,看書清凈。” 陳富康說,他找過了,這是附近最亮的地方。

                  更苦的是夏天,酷熱不說,光蚊子就受不了。

                  陳富康說,“你撩起她褲腿看看?!庇浾咭豢矗劬图t了。這哪是小女孩的腿???都是抓破結的疤,原本白白的皮膚,灰一塊黑一塊。

                  “不光腿上,手臂上也是,不過捂一個冬天就好了,小孩子皮膚養得快?!?陳富康說,窮人的孩子不講究,吃飽穿暖能讀書就很好了。

                  父母收入不高

                  但對女兒很舍得花錢

                  雖然曉華學得刻苦,但記者觀察了一下,她數學作業很多都不會做。

                  “她數學還算好,語文、英語、科學都不及格。” 陳富康說,女兒記性不好,成績跟不上,有空他也會輔導一下。

                  不過,陳富康和妻子都只有小學文化,孩子的功課,他們看著也很吃力。

                  媽媽李代蘭說,曉華從小體質就很差,一個月大概會有三次感冒,每次都要打很多針、吊很多鹽水。陳富康覺得,這是因為妻子懷孕的時候營養沒跟上,所以不管走多遠,都要把女兒帶在身邊。

                  夫妻倆收入不高,但對曉華,他們很舍得花錢。

                  “前幾天,女兒數學考了64分,及格了,我很開心,帶她買了雙皮鞋,235元!” 陳富康指了指女兒腳上這雙灰色新鞋,“她穿上很開心?!?/p>

                  要知道,他們一家每個月的吃用開銷,只有500元左右,“她媽媽不舍得花錢,買衣服鞋子都是二三十塊的?!?/p>

                  “孩子從小受點磨難長大了知好歹、懂感恩”

                  陳富康和李代蘭今年都是48歲,老家在四川資陽,來嘉興23年了。

                  他們還有個大兒子,剛出來打工時,兒子才3歲,成了一名留守兒童。

                  “為了省錢,一開始很少回老家,第一次隔了5年才回去,我一進門,兒子都不認識我了?!标惛豢嫡f,他和妻子在嘉興拼命工作,就是為了給孩子攢學費,讓他們能夠好好讀書。

                  兒子沒有讓他失望,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如今已經是一名外科醫生。

                  兒子也很孝順。有一次,陳富康不小心摔骨折了,當時還在念書的兒子特意跑來嘉興,幫父親掃了半個月馬路。

                  “兒子工作后,就讓我們別掃地了,起早貪黑掙得也不多?!?陳富康告訴記者,他打算再做幾年,畢竟女兒還小,兒子還要娶媳婦。

                  他說,女兒雖然讀書不好,但很貼心,“經常幫我們做家務,洗碗、掃地、洗衣服都會?!?/p>

                  陳富康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受點磨難也是人生財富,長大了知好歹、懂感恩?!?/p>

                  延伸閱讀

                  已經有很多好心人 在關心她幫助她

                  曉華在電話亭里呆了5年,不少嘉興人都認識她,也曾經幫助她。

                  “有些好心人經常給女兒買好吃的,送她衣服,已經很感謝了。” 陳富康說,大家的幫助,讓他們覺得很溫暖。

                  昨天晚上,錢江晚報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了兩個培訓機構的老師。她們特意找來,希望今后給曉華提供晚自習的場所。

                  “天太冷了,我都凍得發抖,孩子更不容易?!?一位老師說,晚上他們有老師輔導課業,安全也可以放心,教室里光線好,還有熱水喝。

                  陳富康搓著手說,要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我怕給你們帶去麻煩,孩子學習不是一兩天,小孩子還不是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