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9 08:56:00 來源:羊城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新學期在“減負新規”的爭議聲中開始了,廣州很多學校還是照常布置作業。但也有學校支持“減負新規”,不給學生留作業:放學了,不用做作業的孩子一身輕松,十分開心
教育部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再次征求意見,對反對聲最大的“小學不留作業”修改為:四到六年級有少量作業,四年級以上外語不統考。第二次征求意見能否順應民意呢?6日,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家長贊賞教育部廣泛聽取民意的態度,但更期盼能改變“減負”背后的考試制度。
校長:三年級還是應布置作業
在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中,家長和老師對“不留作業”這一項不“買賬”。新學期開始,廣州很多學校還是照常布置作業。據了解,在教育部收到的近6000條意見中,異議主要是圍繞這個問題,大部分觀點傾向于小學高年級應該適當留些作業。對此,新的征求意見稿中出現多處重要變動,其中備受關注的第四條“小學生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修改為“減少作業”:即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
“文件的修改滿足了家長的需求。”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副校長黃玲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很多家長擔心小學完全沒有作業,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考和高考很不適應。她認為,其實三年級還是應該布置書面作業,因為到了三年級開始有閱讀寫作的要求,知識稍微變難了,由于現在的孩子在課堂上很容易走神,在課后有作業來鞏固會好些,但這也因人而異。
“一到三年級在學漢字,沒有筆頭訓練能掌握嗎,當小盆友們都是神童么!”有網友提出質疑。家長張女士則表示,支持減少作業,但希望老師能在學校負起責任,知識重點難點還是不能馬虎,不希望孩子利用休息日在外面補習重點難點。
網友:1小時的作業量怎么算?
不過,有網友認為教育部把作業量定在1小時之內,并不太合理,“留1個小時作業,怎么計算?難道每天科任老師都要商討一下,精準地計算作業總時間不超過1小時嗎?并且這1小時是按優等生算作業量,還是按平均水平或者差等生?難以操作的規定還是流于形式。”
老師:不考英語是一種倒退
此前的征求意見稿說“一到三年級不用考試”,但很多家長擔心到了四年級要考試孩子不適應。于是,在再次征求意見稿中,考試制度也有所改革,將“從四年級開始,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改為只考語文、數學,外語從統考科目中被剔除出來。
對此,有小學英語老師不解,“為什么不考英語,難道以后不重視英語了嗎?”該老師表示,一直以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地位都是并重的,并且隨著全球化的交流和學生的出國熱,其實英語更應該成為重要的科目,這樣的規定恰好跟民意背道而馳。
廣州市聾人學校校長、原耀華小學校長馬麗也認為,取消英語統考,需要考慮全國的均衡性而定。比如西部一些欠發達的地區,才剛剛解決了代課老師問題,不考英語對他們來說是福音。但是對于東部如北上廣等發達城市,英語教育做得比較好,如果現在開始不進行英語統考,這是一種倒退。“是否統考應該由各地方自己定奪,不要全國一刀切。”
不過,有老師指出,“不統考不等于不可以考試,統考只是形式,堂上練習同樣可以鞏固。”
據介紹,可能是由于教材不同的原因才取消英語統考的。
家長:取消百分制有彈有贊
此外,教育部也要求各種教育質量監測不得公布學生成績與排名。“減負令”中明確,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采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
取消百分制,改用等級來衡量成績,對此家長有彈有贊。孫子今年上一年級的孫爺爺認為:“分數比較好,等級太寬松,不能知道自己實際達到這個等級里的哪個程度。”而支持等級的家長楊女士稱:“不要細化分數,同學之間才不會去計較分數的高低。”家長賴女士認為,只要不排名,兩種方式都可以。等級和分數只是衡量成績的不同形式而已,可以采用分數,但前提是老師和家長不要太強調分數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