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6歲時對媽媽說想練體操
父母都曾是體操名將,這樣的環境讓李安娜很難不喜歡體操。“我們上課,她就在旁邊玩,喜歡在墊子上‘噔噔’地跳。”吳佳妮回憶說。在小安娜長到6歲的時候,突然對媽媽說想練體操,吳佳妮沒有反對,說:“想練就練唄,反正爸爸媽媽只會干這個。”
練體操是個苦差事。安娜跟著父母一路練來,受傷在所難免,但是堅強的她腳上打著石膏都會堅持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最終能夠錄取李安娜正是因為她在體操方面的出色表現,而且她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正如李月久所言:“這不僅省了我們一大筆錢,也為她將來的人生鋪好了一條路。”要知道,李安娜不僅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入選美國國家隊世錦賽陣容的華裔女孩,同時也是美國體操隊中第一個擁有完整大學學歷的女子運動員。
當時吳佳妮陪著女兒一同參觀校園,走近寶力體育館時,安娜發現媽媽的眼眶紅了,追問下才得知當時年僅18歲的吳佳妮正是在這座體育館受了傷,才無奈地退出了之后1984年奧運會的全能決賽。
挫折 關鍵時期被父親“拋棄”
寶力體育館與這個體操家庭有著特殊緣分。2007年,同樣是在18歲,李安娜在媽媽受傷的地方贏得了全美大學生體操聯賽全能冠軍,賽后她說很開心能在同一座體育館完成了媽媽未能完成的事業。
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練體操的好年華。小安娜那時也恰好處于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峰期,在全美青少年體操比賽中多次拿過冠軍,還曾進入過美國國家隊的前16名。面對北京奧運,李安娜不是沒有想法,但她不得不面對失去爸爸指導的殘酷現實。
2004年,中國體操隊兵敗雅典。體操中心領導找到李月久,希望他能回來幫助隊伍渡過難關。盡管女兒的訓練還需要他指導,但李月久毫不猶豫選擇回國。當時小安娜不懂爸爸為什么就這樣“拋棄”了自己,又哭又鬧。在她看來,中國隊員需要爸爸去指導,她更需要啊。但當時李月久只能一再地對女兒說抱歉,在中國一待就是四年。
在2008年的美國體操選拔賽上,李安娜發揮欠佳無緣北京奧運會。如今,想起那段日子,李月久還是念念不忘那四年對女兒的虧欠。
入選 粉絲為父親募捐赴英經費
在無緣北京奧運會后,李安娜一度中斷了專業訓練。直到去年大學畢業后,李安娜向父親表達了繼續練體操的意愿,李月久當即答應了。平日她在父母的體操房做教練,每小時18美元,每天基本上能教3到5個小時,剩余的時間都留給自己訓練。她說:“我想參加奧運會,不然我也不會在右腳里有兩顆鋼釘、左腳馬上就要手術的情況下,還繼續練習。”
去年李安娜在選拔賽中獲得了全美第一名進入了美國隊征戰世錦賽的正選名單。看到這個消息,她哭了。今年在倫敦奧運會的選拔賽中,李安娜再一次把握住機會,在拿手的高低杠項目中,她在15名隊員中僅次于道格拉斯和羅斯,收獲第三,進入了美國女隊的替補陣容。盡管已過體操女選手的黃金年齡,但23歲的安娜認為:“現在我更知道該怎么練。我頭腦比以前成熟和清醒,我更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
這一次,吳佳妮將作為安娜的教練前往倫敦,但在安娜心中,她更希望父母同去。為了能夠幫助李安娜實現這一心愿,有熱心的體操迷為此發起了一項募捐活動,希望能夠幫李安娜一家湊足前往倫敦的費用。目前已經捐了1000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