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月餅券遇冷是個好開端

                2013-09-02 18:1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現在距離中秋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按照往年慣例,在這個時節月餅券已經開始熱銷,但今年月餅券的銷售卻遭冷遇。據上海《新聞晨報》報道,近來,上海的一些月餅券“黃牛”一臉凝重,紛紛抱怨“生意不好做”。

                  曾幾何時,薄如賀卡的外形和價值不菲的標價,使月餅券成為中秋送禮的熱寵。不僅滋生了從中牟利的月餅券“黃牛”,一些月餅廠家也摻雜其中,搞起回收月餅券的“虛擬經濟”,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游戲,更引發了公眾對天價月餅的抱怨。

                  從表面上看,月餅券似乎是個好東西,讓參與其中的各方都有“利”可圖:廠家推銷了月餅,賺到了利潤;“黃牛”在其中牽線搭橋,也獲利不菲;月餅券持有者方便折現,避免了浪費。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各方皆“得利”的背后,其實是人人皆“受害”。于廠家而言,不把心思花在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占領市場、讓利消費者上,而是搞所謂的“虛擬經濟”,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被市場無情拋棄;對“黃牛”們來說,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在“刀尖上跳舞”,不僅“步步驚心”,而且遲早會受到法律的懲處;定價虛高的月餅,最終還是要由普通消費者埋單。

                  至于那些買賣月餅券的人,其實都心知肚明:誰會有那么多用不完的月餅券,需要“黃牛”來幫助消化,需要廠家來兌換現金?剔除少數人自己消費外,購買“二手”月餅券除了用于送禮之外,還能找出其他什么原因嗎?顯而易見,買賣這種變了味、不再傳遞親情和友情的月餅券,只能是為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大開方便之門。所以說,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剎住。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可以預見,“四風”問題必將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一些地方月餅券遇冷是個好的開端,好就好在這是中央重拳出擊、鐵腕治亂取得明顯成效的直接反映;好就好在不少人懾于黨紀政紀的“高壓線”,不敢公然贈送、收受和變賣月餅券;好就好在它給公眾傳遞出了我們黨與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做堅決斗爭的強烈信號。

                  近日,中央紀委常委會議作出部署,強調堅決剎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歡樂祥和、風清氣正的中秋和國慶佳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月餅券遇冷,這只是個開端,要堅決徹底剎住這股歪風,還必須進一步加大監管查處力度,對頂風違紀者,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哪怕只是收送了一張月餅券。如此,才能提高執紀監督的震懾力、防止歪風反彈,也才能以反腐倡廉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徐娟)

                責編:王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