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絲力量強大 粉絲經濟發展迅速

                2013-11-14 16:17    來源:新浪博客

                  微博的粉絲經濟現象

                  微博用戶的迅猛增長,使其比社區網站的優勢更加顯著。人人網的目標用戶主要為在校大學生,騰訊空間適合于年輕人,適合人群有限,而微博則適合于各類目標群體。微博的實名性和大眾性,使其成為當前最好的精準營銷工具;微博的呼叫功能,可精準到每一個用戶;微博的轉發機制更切合由小眾、到分眾、再到大眾的口碑傳播鏈。

                  許多金融機構均開設了官方微博平臺,通過與微博用戶互動來傳遞最新“落地”信息,使其海量資訊迅速落地。例如,微博已成為銀行營銷的重要渠道,不用詢問理財經理,即可知何時有何最新理財產品銷售;不用去銀行柜臺,即可知何時通過何渠道轉賬匯款最優惠;不用電話咨詢,即可知本周幾在哪些餐廳吃飯刷信用卡享受折扣。這種自助微理財已因為微博變成可能,理財進入了微博時代。

                  此外,投資者關心的宏觀經濟走勢、微觀理財,甚至家庭理財配置比例等,均可通過微博平臺分享專家的見解。所有財經網站、門戶網站均開設了微博廣場,不定期舉辦微理財、微訪談,邀請投資分析師、銀行理財師和財經作家等分析具體事件,為投資者提供服務。微博用戶也將自己的理財經歷在微博發表,如信用卡還款如何避免逾期、如何尋找風險更為匹配的理財產品等。微博就使素不相識的人們無障礙地相互交流。

                  然而,并非所有金融機構都愿意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博雖然有助于傳達正面信息,但是也能及時反映情緒,成為客戶宣泄個人情緒的載體,引發眾人圍觀和評論,所以雙刃劍的微博讓一些金融機構既愛又恨。如外資德意志銀行惹怒了出版人洪晃,擁有眾多微博粉絲的洪晃即在其微博大發抱怨:德意志銀行的私人理財是全世界最壞的服務,我快被他們給理成無產階級了。眾人層層圍觀,更多人亦參與評論,紛紛控訴自己與外資銀行結下的怨恨。因此,一些金融機構對微博的態度仍然謹慎。但是應該看到,微博已成為重要的傳播工具,金融機構應予以重視,并經常關注微博輿論,及時疏導不良情緒,不應等客戶不良情緒演變為法律糾紛后再匆忙救火。

                微博的粉絲經濟現象

                  另一方面,由于微博強大的用戶群體,如果在微博中加入經濟因素(如投放廣告),其影響力絲毫不亞于互聯網媒體。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看到微博粉絲的強大力量,通過微博粉絲進行品牌營銷、產品銷售、危機公關、事件營銷、售后服務和慈善公益等一系列活動。因此,由于微博用戶范圍的海量擴大,微博粉絲的力量更是越來越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一種新的現象-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就是將粉絲以一種關注和被關注的規則凝聚在一起,采用各種方式以圖盈利的經濟模式。微博把不同人群放在同一個平臺上,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注和被關注的關系更加平等,更有利于粉絲經濟的快速發展。粉絲經濟的發展勢頭,將很快超過網上購物。(李建平)

                責編:劉紫霞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