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盧比匯價“自由落體” 敲響新興市場警鐘

                2013-08-23 09:03    來源:中國廣播網

                  導讀:最近,新興市場的壞消息不少,印度是典型。昨天(22日),印度盧比兌美元慘跌至65.25,創歷史新低。從今年5月至今,印度盧比已經貶值18%,過去2年內累計貶值44%。盧比匯價像從高處落下的鉛球,一直在“自由落體”。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這高溫讓亞洲各國都感到難熬,不過比這天氣更難熬的恐怕就是亞洲的經濟。上周五,印度盧比匯率大跌,帶動了當日印度股市大幅走低。本周,亞洲市場的主角由印度換成了印度尼西亞。近期,不僅是股市,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和債券等其他資產也大幅下挫,整個新興市場的狀態可以說是差強人意。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分析人士認為觸發震蕩有兩原因,一個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內傷”嚴重,另一個是美聯儲退出QE陰霾下,資金紛紛大逃亡。8月21日公開的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的美聯儲官員在7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支持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立場,即如果經濟條件繼續如預期的那樣改善,美聯儲將從今年晚些時候削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并于2014年結束債券購買計劃。

                  “當美聯儲結束量化寬松的時候,就是美國在東南亞新興市場進行收割的時候?!比绻麖拇饲耙恢軚|南亞各國的表現來看,這一判斷絕不是危言聳聽。有西方媒體說,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將以美國次貸危機為起點,以歐債危機為中場,以新興經濟體崩潰為終點。還有人由此聯想到了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那么,真實情況如何?這是否真的預示著亞洲金融危機的卷土重來呢?

                  最近,新興市場的壞消息不少,印度是典型。昨天(22日),印度盧比兌美元慘跌至65.25,創歷史新低。從今年5月至今,印度盧比已經貶值18%,過去2年內累計貶值44%。盧比匯價像從高處落下的鉛球,一直在“自由落體”。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印度記者孫楊:印度媒體稱,這可能使印度經濟面臨20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報道稱,盧比匯率屢創新低暴露出政府和央行在匯率政策上的無力,也招致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對政府的質疑。文章引用金融專家的話稱:印度經濟正面臨危機。而唯一能夠阻止匯率繼續下滑的辦法就是促使央行拋售美元。

                  除了糟糕的印度市場,其他新興經濟體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令人如意。從上周至今,印尼盾匯價下跌了3.6%,股票市場下跌了9%。泰國、土耳其、南非以及巴西等國都在遭遇拋售潮,韓國、新加坡等新興市場國家也都“大出血”。

                  這一切都令人想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那場危機以泰銖暴跌作為開局,席卷新馬泰日韓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而危機暴露出來的外向型經濟體所存在的深層次缺陷,例如難以消除貿易赤字、透支性的高增長以及不良資產的膨脹、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等等,現在仍然有跡可循。那么,今天新興經濟體的情況,是否和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類似呢?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亞玲: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時刻應該跟過去完全不同。最基本的一個觀察點,現在是流動性過剩的新時代,而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可能我們面臨的是流動性不足,所以價格的起伏錯落,跟流動性本身的基礎要素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除了盧比之外,你去看黃金、石油,包括美國的股市,任何一個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都超過了歷史或者正常時期。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印度盧比的暴跌,可能貨幣本身起了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同時,全球的資源包括資產價格重配也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非常大的沖擊,甚至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新興市場連日來金融市場波動,還反映出投資者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的預期再度升溫。周三公布的最新政策會議文件顯示,美聯儲官員并不確定當前美國經濟復蘇的強勁程度,但他們仍然打算從9月份開始收縮刺激措施。

                  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的話,意味著廉價貨幣的時代已經結束,也就是說新興市場本身要在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話,它的融資成本會提高。國際資本市場收益率已經在提高,對整個資產價格泡沫就會造成影響,資產價格泡沫本身又傳遞到實體經濟。未來如果融資出問題的話,恐怕會從資本市場、從房地產市場延伸到實體經濟。

                  馬光遠還表示,今年9月份,美聯儲收縮流動性幾乎已經板上釘釘。這必然對新興經濟體造成新的沖擊,中國資本市場也要小心應對。

                  馬光遠: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大家感受是最明顯的,全球可能面臨著一個財政政策已經沒有太大空間,貨幣政策又要退出一個政策的真空期,對于全球經濟不僅僅是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都可能造成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具體有多大,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因為全面性的收縮流動性在我們的過去幾十年應該說我們沒有見過。

                  無論如何,新興市場必須謹慎地應對目前的市場動蕩。正如近日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所說:“新興經濟體還必須繼續推進改革,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以追趕富裕國家。但大部分的新興經濟體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表明,盡管短期內面臨困境,但它們將迎來長遠的經濟進步?!?

                 ?。ㄓ浾?王楷)

                責編:王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