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四季度策略:季節性因素主導 鋼價有望企穩

                2013-10-15 15:46    來源:映象財經

                圖表:鐵路投資增速逐步回升 數據來源:WIND

                  圖表:鐵路投資增速逐步回升 數據來源:WIND 

                  三、鋼廠減產動力尚未見效,粗鋼產量維持高位,行業內資金緊張 

                  (1)鋼廠減產動能尚未見效 

                  來自相關行業協會和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年底,我國粗鋼產能達10億噸,產能利用率為72%;水泥產能達30億噸,產能利用率為72.7%;電解鋁產能為2765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2%,等等這些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均在70%左右,產能過剩現象嚴重。與之相對應,幾年前,鋼鐵價格最高的時候可以賺到近一千元。一年多前,賣1噸鋼的利潤下降到幾十元。到去年底,每噸鋼的利潤只有1.68元,相當于一瓶礦泉水的價格。今年上半年,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鋼鐵利潤一度降到了每噸0.43元。根據美國的經驗,當工業產能利用率超過95%時,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當產能利用率在81%-90%時,出現正常的產能過剩;而低于81%時,為較嚴重的產能過剩。為此,2013年7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涉及銅冶煉等19個行業,力爭在9月底前關停名單內企業的落后產能。下一步,有關部門將會盡快出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總體方案。 

                  另一方面,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為特征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此,國務院于2013年9月10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劍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求天津市到2017年底,鋼鐵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河北省到2017年底,鋼鐵產能壓縮淘汰6000萬噸以上。從中央到地方可以看出,此次的決心與力度將非同尋常,喊了多年的治理問題或將在2017年前會得到有效解決。但是根據以往經驗,以淘汰落后產能來促進治理污染的政策實施了多年,但最終均沒有落實到位,效果甚微。 

                  根據上述分析,我國鋼鐵行業減產動能還是相當充足,但是依然遲遲不見效果,主要原因就是各方利益瓜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8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7.8%,至5.2億噸,8月份粗鋼日均產量為213萬噸,略高于7月份的211萬噸。鋼鐵產量繼續維持高位運行,鋼企減產力度較小。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在7.7-7.8億噸,相比去年7.16億噸的產量,同比增長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將在2014年初對各省(區、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最嚴厲的環保問責制的出臺,不是下級環保部門,而是地方政府分管領導,這種約談顯然加大了問責分量。預計進入四季度,由于氣候原因,華北地區大氣污染可能出現嚴重霧霾天氣,各地政府將會積極實施應急方案,根據應急預案,唐山地區鋼廠可能臨時減產20-30%。 

                圖表:我國粗鋼產量及日均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WIND

                  圖表:我國粗鋼產量及日均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WIND 

                  (2)行業內資金鏈緊張 

                  2013年至今,國內鋼材價格持續陰跌,鋼廠、鋼貿商等虧損嚴重,導致行業內資金鏈十分的緊張。另外2013年下半年以來,鋼貿行業與銀行的諸多糾紛浮出水面,國內商業銀行至今還沒有適度放寬對鋼貿行業的貸款限制。比如,8月初曝出上海有鋼貿商用水泥做的鋼卷做永久質押物,以及重復抵質押等違規操作;2013年8月下旬,江蘇近十名分行行長因鋼貿融資黑洞被撤職或被追究法律責任,進一步反應當前鋼貿行業資金鏈風險較大。目前國內貨幣供應量M2已超過100萬億大關,8月份同比增速也達到14.7%,高于今年3月政府制定的13%的目標,貨幣供應寬松的局面難以出現,加上6月份爆發的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對整個鋼鐵流通行業的不利影響還在持續,行業內流動資金的緊缺,將極大限制鋼材的社會需求。 

                  四、螺紋鋼價格走勢預測及操作建議 

                  (1)成本因素 

                  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在60%以上,而國內礦山生產成本較高,進口鐵礦石價格因而獲得一定支撐。今明兩年國內鋼鐵需求減弱以及國外主要礦商擴張項目開始投產,鐵礦石價格逐步走弱的可能性在增加。據花旗銀行估計,必和必拓、Fortescue Metals和力拓三大澳大利亞礦商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產量將比去年同期高出340萬噸,而僅澳大利亞一個國家,今明兩年就有望增加約1.4億噸新產能。不過,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等對四季度鐵礦石價格依然充滿期待,其預計到2014年上半年鐵礦石市場仍將供應不足,隨后到下半年將轉為溫和供應過剩。在這種供過于求的不平衡出現前,鐵礦石價格將繼續走強,反映出供應緊張的局面。 

                圖表:主要礦商鐵礦石生產情況,單位:千噸 數據來源:WIND

                  圖表:主要礦商鐵礦石生產情況,單位:千噸 數據來源:WIND 

                圖表:進口鐵礦石價格及海運費 數據來源:WIND

                  圖表:進口鐵礦石價格及海運費 數據來源:WIND 

                  (2)政策因素 

                  新一屆政府加大了在薄弱民生領域的投資規模;行政體制改革,地方政府面對保GDP增長的硬性指標而繼續以投資為主體的“穩增長”計劃,大批量的重大項目陸續宣布,給市場注入了持續的利好刺激;然而在地方債務大增、下半年面臨新一輪還債高峰期,地方政府流動資金有限。整體而言,資金面難以寬松。因此,盡管未來包括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的穩增長項目向市場傳達了政策利好,但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這些項目的融資難也不容忽視,能否及時到位還有待觀察。我們判斷,房產稅擴容難有實質性的突破,政策重點仍將是增加投資和擴大消費,譬如鐵路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城市市政基礎建設;促進信息消費、大力發展服務業、釋放新型城鎮化的消費需求等。棚戶區和舊改及城市基建有望成為地產再融資放開的突破口。 

                  (3)操作策略 

                  今年以來,多數月份鋼價都低迷運行,六月份開始小幅上漲,盤整向上的過程中在八月份達到多半年來的高點。不過“金九銀十”也未能逃離產能過剩所帶來的低迷市場怪圈。進入四季度,隨著大氣質量惡化,唐山地區可能實施的環保性臨時減產,這將對鋼材市場產生一定的利好刺激。 

                    2013年第四季度,期鋼將止跌企穩,RB1405合約的低點在3500元/噸附近,高點暫時看到3900元/噸,若能有效突破,并基本面配合,則可看到4000元/噸之上。 

                  策略上,年線下方,多單輕倉操作或觀望,待期價收復年線后可增加中線頭寸,在重要壓力位可博短差降低中線持倉成本。(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圖表:期鋼周線支撐與壓力。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圖表:期鋼周線支撐與壓力。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大有期貨研究所產業服務中心-金屬研發小組  研究員:付奎)

                    

                責編:劉紫霞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