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創新型科技企業 金融支持是關鍵

                2013-08-08 09:06    來源:金融投資報

                    “由于很多的科技成果是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完成的,并沒有形成社會產品為公眾所用,而這些理論性的研究距離轉化成市場產品或生產力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簡單來說,要想規模化生產就需要大量資金,而中小型科技企業缺的就是錢。”談到四川推進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及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效對接、健全四川省技術轉移中心平臺運行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的目的和意義,四川省技術轉移中心主任錢力一語中的。

                  近日出臺的《2013年四川省重點改革工作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著力構建支撐創新發展的科技體制,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和省級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

                  科技成果轉化需“破墻”

                  據了解,科技成果轉化是世界級的難題,科研與市場之間橫亙著一道看不見的墻,發達國家的技術轉化率也不超過50%,而我國乃至四川轉化率更低。四川某高校科研人員表示,高校、科研機構捏著科研成果沒法轉化,而企業苦于無法找到合適技術,二者無法很好對接,導致很好的科研成果爛在實驗室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此情況下,四川細化落實中央支持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各項政策,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亮起“綠燈”。

                  四川省三大發展戰略之一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轉型發展、跨越提升新動力”明確將科技創新提到戰略高度。

                  據悉,到2015年,我省將實施科技轉化項目1500項,建設重點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平臺100家,實施技術交易40000項,帶動實現產值1.2萬億。

                  而去年出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自主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意見》指出,要用好用足現有的財稅、金融、技術、人才、知識產權、分配激勵、要素保障、市場開拓等政策措施,并針對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產業化規模化、市場開拓等不同階段特點,進一步完善支持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實施方案》也明確指出,要推動企業完善創新機制,引導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健全四川省技術轉移中心平臺運行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推動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

                  去年三月由省科技廳批準設立的民辦非企業四川省技術轉移中心積極探索技術轉移運行機制與模式,助力四川科技成果轉移。“我們中心組織企業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項目進行發現和篩選,深入企業與技術人員、管理者進行直接交流,并對重點項目進行創新輔導。此外,我們還在撮合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對接以及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打破科研與市場之間的阻礙。”錢力如是表示。

                  據錢力介紹,該中心已在全省21市州都已設立了區域分中心,以及機械行業、電子信息等4個專業分中心,初步形成了四川省技術轉移服務體系。

                  探索科技與金融對接模式

                  “以科技和智力為主要生產要素、以創新為生存手段,擁有較大成長潛力同時具有較大潛在風險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存在共同的特點,資金是其發展的關鍵,一旦缺錢,很多科技企業就會中途夭折。但是由于這類企業的科研面世周期較長,而人才引進、市場拓展等對資金需求量大,企業往往無法憑借自身的資產實力來長期支撐。所以,除了國家對科技型企業的政策補貼、省市的支持外,科技型企業需要借助金融資本市場來獲取支持。”同樣是致力于搭建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平臺,為企業融資提供方案的中銀律師事務所投融資中心鄭紅利如是告訴記者,“我們非常看好科技型企業,我們幫助科技型企業做投融資,幫他們走新三板上市。”

                  可以說,金融支持科技企業發展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動力,《實施方案》也將推動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及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效對接做出了明確部署。多家銀行已在四川推出了科技支行,創新融資模式,推動科技型企業發展。“但是,不得不承認,輕資產、缺乏抵押物或質押物也是科技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想申請銀行貸款或者獲得其他金融方式的支持并非易事。”錢力道出了在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現實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中心積極探索,“今年以來,我們在積極開展一項名為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創新引導基金的工作,我們第一期投入2億元,引入發改委以及四川行業龍頭企業資金,形成4只針對四川重點產業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生態農業等的子基金,用于企業創投初期的成果孵化。”據了解,第一只針對軌道交通行業的基金由國家發改委和中鐵二局共同出資2億,該中心出資5000萬,目前已在審批中。其余3只基金也在籌建之中。

                  除了籌建行業領域的產業化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該中心還著力搭建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我們與擔保公司合作,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與證券公司合作,共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債券融資服務。”據該中心副主任徐林介紹,5日其剛帶了興業銀行前往成都某科技企業考察新的科技成果。

                  鄭紅利也提到:“一般來說,風險投資是起點,資本市場是終點,同時還包括私募、銀行、金融機構、民間投資等方式。就我接觸的情況來看,科技型企業在借助金融發展方面的意識還是挺強的,至少比傳統的生產型企業覺醒得早。我們一般會為科技型企業提供2-3種最優的融資方式供企業參考和選擇,金融對科技的支持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

                責編:趙婉錚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