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毒鉛門”真相調查:蘇泊爾被指幕后黑手
撥開喧嘩,回到產品本身,究竟各大品牌的水龍頭含鉛量是否超標,涉事企業能否自證清白,成為時代周報記者關注的焦點。
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9家被曝光的水龍頭企業中,雖然大多數企業對外申明自己的產品符合行業標準,但只有高儀、摩恩兩家外資企業對記者提供
了詳細的檢測報告,而其他7家企業則以種種理由拒絕向記者自證清白。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還發現,“毒鉛門”事件的背后還折射出目前我國水龍頭標準并不完善。據行業專家對時代周邊報者透露,在水龍頭鉛析出量的標準上,歐美都是強制標準,但國內僅是推薦性標準。
一則水龍頭“鉛含量超標”的報道引爆了衛浴市場。
7月中旬,上海電視臺播出的《水龍頭“鉛”陰影》節目曝光了包括九牧、美標、申鷺達、朝陽衛浴、恒潔、摩恩、得而達、樂家、高儀在內的九個品牌水龍頭鉛含量超標,消息一出,業界嘩然。
而為上述電視臺提供檢測數據的實驗室不具備檢測資質、檢測結果與上海質監部門抽檢結果矛盾等事實相繼浮出水面,更是讓水龍頭“毒鉛門”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而就在涉事企業紛紛發表聲明澄清的同時,更有業內人士直指蘇泊爾為“毒鉛門”幕后黑手,其目的在于推廣其生產的不銹鋼水龍頭。
撥開喧嘩,回到產品本身,究竟各大品牌的水龍頭含鉛量是否超標,涉事企業能否自證清白,成為時代周報記者關注的焦點。
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9家被曝光的水龍頭企業中,雖然大多數企業對外聲明自己的產品符合行業標準,但只有高儀、摩恩兩家外資企業向記者提供了詳細的檢測報告,而其他7家企業則以種種理由拒絕向記者自證清白。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還發現,“毒鉛門”事件的背后還折射出目前我國水龍頭標準并不完善。據行業專家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在水龍頭鉛析出量的標準上,歐美都是強制標準,但國內僅是推薦性標準。
檢測結果遭質疑
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欄目在7月14日首先播出名為《水龍頭“鉛”陰影》的節目,曝光9大衛浴品牌水龍頭含鉛量超標。
深圳成霖潔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曹國祥的說法將事件推向高潮。作為卷入事件中的唯一上市公司,其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曹國祥向媒體提出“鉛含量超標水龍頭不會銷往國外,僅在國內銷售”這一說法。輿論頓時一片嘩然。
檢測結果是否成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公開說法,此次曝光的檢測結果是由上海華東理工大學通過對13個水龍頭樣品進行32小時的實驗之后得出的,結果顯示上述9個品牌的水龍頭浸泡水鉛含量超過了國家標準。其中,美標、申鷺達、朝陽衛浴少量超標,恒潔衛浴、得而達、摩恩超標數值在2-6倍,而九牧和高儀水龍頭的鉛超標量達到了18倍,最嚴重的樂家品牌鉛析出量為173微克/升,超標34倍之多。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7月8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水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抽檢結果顯示包括恒潔、摩恩、九牧、美標、得而達、申鷺達、樂家在內的7個品牌產品符合相關標準。不合格產品列表中也并未包含高儀和朝陽衛浴。
兩份檢測報告為何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多家品牌在發表聲明表示產品含鉛量符合國家標準的同時,質疑《七分之一》欄目曝光的檢測報告未采用專業檢測方法,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具備國家認定的檢測資質。
事件的焦點重新回到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欄目。
有報道指出,上海電視臺稱節目組未做此項檢測。而華東理工大學則稱,學校方面也未曾進行過此項目檢測,節目中的檢測結果是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私下所為。
時代周報記者就此致電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欄目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看上去,水龍頭含鉛事件似乎是以鬧劇的形式收尾,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事件發生至今,尚無任何衛浴行業協會或是權威機構作出聲明和解釋。而多家涉事企業,除了對外發表聲明之外,并沒有對外出示任何相關檢測結果證明清白。
對此,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衛浴專委會秘書長謝鑫向記者表示,過段時間他們會就該事件作公開澄清。
而記者也對9家涉事企業進行了采訪,但得到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