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又見“1”字頭 機構如何看?

                2014-03-21 09:12    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

                  深成指創5年新低滬指又見“1”字頭新低之后機構如何看?

                  昨日A股市場再現“黑色星期四”,各主要指數均創出階段新低,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滬指收報1993點,再度失守2000點大關;深成指收報6998點,破7000點大關,并創出5年多以來新低。創業板、中小板指數跌幅均超過3%。個股普跌,兩市超300只個股跌逾5%,其中18只跌停。

                  大跌之后市場何去何從?從盤后分析師觀點看,普遍短線看空,中期希望仍存。

                  數據好轉前弱勢難改

                  西部證券研究所:自2月下旬以來,市場整體陷入了弱勢調整格局之中。雖然近期強周期品種輪番積極護盤,避免了滬指重心快速下移,但作為市場人氣指標的中小市值品種,卻未能持續反彈。我們認為,由于缺乏宏觀經濟向好這一基礎支撐,目前投資者對強周期品種表現的信心有限,權重品種持續走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小市值品種,特別是創業板、中小板的表現已成為決定市場方向的關鍵。而周四的市場表現更是印證了這一觀點,以創業板為首的中小市值品種明顯回落,導致盤面恐慌氣氛蔓延,并誘發了滬深兩市的快速跳水。

                  在我國力促經濟結構轉型、新興產業政策紅利不斷釋出的現階段,新興產業相關上市公司密集的深市卻深陷調整格局,其所反映出的,不僅僅是資金偏好的變化,更有中小市值品種自身基本面的波動。

                  一方面,市場的供求關系再度緊張。在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規模、中國經濟復蘇放緩等的因素推動下,人民幣近期對美元出現了持續貶值,熱錢流出壓力較大;而優先股試點出臺、新股發行重啟、新三板擴容以及最新公布的房企再融資獲批對資金的分流作用也不容小覷。同時,3月底是銀行存貸比季末考核時間點,資金面偏緊的預期正在不斷升溫。雖然周四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正回購規模繼續縮減以平滑資金價格,但7天回購利率依然出現了快速上漲并創下2周來的新高,充分顯示出中短期資金價格已有攀升的跡象。我們預計流動性趨緊將在中短期內持續制約市場表現。

                  另一方面,隨著兩會政策預期的逐步兌現,中小市值品種普遍存在獲利了結的要求。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來自高估值品種業績驅動力的缺乏。3月正是年報密集披露時期,僅以創業板為例,2013年355家創業板公司整體實現凈利潤同比下滑6.4%,其中約有四成公司業績出現下滑,而創業板目前的市盈率為60倍,對比主板的9倍市盈率水平,在業績壓力下,板塊整體面臨著不小的估值回歸要求。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弱復蘇的進程出現了反復,匯豐采購經理人數據的明顯回落和生產者物價指數跌幅的擴大意味著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經營環境仍在惡化。可見,在數據出現明顯好轉前,中小市值品種乃至整個A股都不具備趨勢性回升的基本面支撐。

                  不是終結而是洗牌

                  廣州萬?。褐芩奈绾螅瑴缚嗍?000點關口。值此關鍵時刻,“兄弟指數”深成指創出5年新低,倒戈加入了空頭陣營。自此,盤面快速轉弱,滬指2000點關口失守。

                  其實,深成指并非第一個創5年新低的重要指數。上證50指數早在3月12日就已跌破去年6月份低點,創下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低。如果缺乏足夠的基本面外力扭轉,上證50指數極可能考驗2008年的低點。先是上證50再是深成指,再然后可能是上證180和滬深300指數,各大權重股指數正被逐個擊破,這對相對“高高在上”的滬指來說,無疑形成沉重壓力。

                  不過,這并非說大盤將出現如2008年那種狂跌局面。因為盤面雖弱,但護盤力量仍在。并且結合兩會期間監管層“改革要平衡好力度和市場承受度”的表態,或表明市場大跌過后,監管層將釋放利多消息予以對沖。如上周就緊急推出了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利好信息。由此可見,在為新股發行護航的預期下,滬指即使跌破前期低點,也不會呈現單邊式的連續殺跌。

                  因此,下跌并不見得是完全的壞事情。因為從中長期看,迭創新低的是權重類指數,而中小盤類指數還處于大上漲通道之中。我們認為,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或在于:過去的傳統老產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庇護、壟斷、土地財政支持等發展壯大,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這些老生產力正成為被改革對象。相反,新領導層放權市場、改革壟斷、加強監管等措施,為新生產力個股分享改革紅利提供了契機。由此,新舊力量的較量反映在股市上,則是傳統產業股與新興力量代表股的嚴重分化,也是結構性行情的內在基礎。

                  總之,盤面再次走弱,但這不是機會的終結,而是新一輪熱點的洗牌切換。投資者不妨以“新興轉型題材+產業資本運作”的模式,篩選優質主線受益股。

                  或進入小票殺跌階段

                  安信證券研究所: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股市基本上是一個平穩運行的態勢(以Wind全A指數看),但是中間風格變化很大。從2012年第四季度到2013年2月中旬(或說2013年春節前后),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周期股表現最好。從2013年春節后一直到2013年三季度,跨度約兩個季度,市場以中盤藍籌股表現最好,包括電子、消費、環保、傳媒中的大市值白馬股(代表為歌爾聲學、大華股份、伊利股份、長城汽車、碧水源、杰瑞股份、華誼兄弟等)。

                  在這過程中,由于整體市場資金非常有限,第一輪上漲的銀行、地產出現暴跌,資金大幅撤出,進入中盤藍籌。由于大盤藍籌比中盤藍籌市值大,所以在這第二波行情里,中盤藍籌漲幅更大。

                  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一季度,資金逐漸從中盤藍籌撤出(在2014年一季度這些股票出現暴跌),進入小市值黑馬股。同樣由于中盤藍籌市值比小黑馬股市值大,這些更小的股票漲幅更大,基金業績分化也更大,出現了很多短期內翻數倍的牛股。

                  這個過程不完全以企業和行業的盈利為引導(去年地產股業績很好卻暴跌,今年安防股業績很好同樣暴跌),主要是因為整體資金有限,資金被迫從大到小,通過股票不斷上漲來抵消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上行的壓力。

                  現在的風險已經全部集中到了小市值黑馬股上,形成了資金撤不出的孤島。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仍然很高,場外資金短期內不可能進來,市場的下跌可能進入到最慘烈的小票殺跌階段,二季度風險可能集中于此。

                  仍可布局新經濟

                  銀河證券研究部:我們認為,近期政策對沖經濟下行信號明顯,有助于緩解市場情緒,但仍應布局新經濟。

                  最近一周,政策對沖經濟下行信號明顯,先后公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發改委批準5條鐵路建設、北京披露新機場動工日期、地產再融資正式開閘等,這些對沖措施有助于延緩經濟下行速度,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但中國處于庫茲涅茨中長周期的景氣尾部,當前建筑總量已經非常大,新型城鎮化規劃強調以人為核心,城鎮化只能走質量提升的路徑,對建筑產業鏈不可過分樂觀。我們認為,可以尋找符合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設方向的“城鎮化質量提升”的支持產業,布局新經濟與新科技方向。

                  A股“維穩”政策難兌現

                  民生證券研究所:兩會行情結束后,A股“維穩”政策難兌現。同時,新股發行重啟在即,A股震蕩將加劇,市場即便短線企穩反彈,高度也不樂觀,建議防御為主。

                  就二季度看,我們在5月以前看好藍籌股,地產、電力、銀行、食品飲料等板塊或有交易性機會;5月以后則推薦消費成長股。

                責編:王芳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