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機構在密集進行調研,其中中小創電子行業成為調研重點。揚子晚報記者梳理發現,9月以來機構共調研了457家中小創公司,其中140家為創業板公司,從行業來看,電子行業、計算機軟件居多。
Wind資訊顯示,近期機構在密集進行調研,其中中小創電子行業成為調研重點。揚子晚報記者梳理發現,9月以來機構共調研了457家中小創公司,其中140家為創業板公司,從行業來看,電子行業、計算機軟件居多。被調研最多的是清新環境,有81家機構調研。有市場分析認為,這或可看出中小創板塊在經歷調整后正逐步復蘇,機構密集“摸底”或意味著投資風格將向中小創轉移。 揚子晚報記者 馬燕
券商、私募、基金、險資,機構密集“摸底”中小創
揚子晚報記者據Wind資訊梳理發現,近期機構在密集調研中小創公司,僅9月1日-19日,就調研了457家,其中140家為創業板公司。
從調研機構來看,既有券商、基金公司,也有私募、險資。
從機構的調研方向來看,電子元件、電子設備和儀器、互聯網軟件與服務、環境與設施服務等行業是機構近期較為關注的行業。機構調研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清新環境、四維圖新、光威復材、合力泰、健帆生物、藍思科技、深天馬A、中航光電、雪迪龍,其中屬于電子元件、電子設備和儀器行業、互聯網軟件與服務的有5家上市公司;榜首清新環境則屬于環境與設施服務行業,共有81家調研。
新能源汽車、蘋果產業、5G建設,機構調研多有關注
揚子晚報記者據Wind資訊查詢發現,對于新能源汽車、蘋果相關概念、5G建設等熱點領域,不少機構調查中有所關注。
如深天馬A,被要求介紹目前廈門天馬LTPS產線的產能釋放情況,以及在AMOLED領域,公司與三星的差距;其他面板廠商AMOLED產線的投建及產能的釋放,是否會對公司AMOLED帶來沖擊。精測電子在回應供應商問題時稱,已取得蘋果供應商資格,但目前尚未直接取得蘋果的正式訂單。
中航光電被問到了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現狀及主要客戶。
中興通訊公司在接受調研時,則繞不開5G的相關問題。并推動5G技術盡快在全球商用。
機構調研的“榜首”清新環境,則被問到了EPC、BOT毛利率情況,以及非電領域市場化的競標項目中公司的市場份額情況,是否比別家有成本優勢。
中小創企業業績差別大,布局成長性好的公司
在經歷了較長時間調整后,被密集調研,是否意味著中小創公司已到了布局時點?星石投資策略師袁廣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小創整體業績增速較一季度有所下滑,但中小創股票的業績是處于一個高增長態勢,中小創的內生業績增速強勁。不過,不同的企業業績差別較大,目前仍有許多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估值偏高。因此,在投資創業板時,一定要注意布局有真實業績增長的、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和公司。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觀點、個股供參考,不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