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央政府赤字或增50% 擴至1.2萬億
爭議財政風險
赤字安排擴大的另一面是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財政收支矛盾加劇。
2010、2011兩年,財政收入增長幅度較大,超收收入較多,結轉下年的資金也相應寬裕,因此,財政赤字安排由2010年的1.05萬億元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8000億元。
但是,2012年的財政收入增長大幅放緩,超收收入由2011年的1.4萬億元驟降至3000億元,可結轉下年的財力明顯不足。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微博)(微博)日前表示,由于財政收入增幅回落的趨勢明顯,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1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支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7.9%,支出增幅比收入增幅高出6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財政收支矛盾將在未來一段時期逐漸顯露出來。”李勇說。
基于財政風險的考慮,一些財政專家不贊成大規模提高赤字。如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赤字擴大易,縮小難,不能依靠赤字來減少政府支出壓力;財政支出方面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問題而非總量問題。
但本報采訪的另一些專家認為,明年赤字安排提升至1.2萬億后,2.1%~2.2%的赤字率仍在3%的國際警戒線之內,無需過度擔憂財政風險。
減稅力度或超預期
用于調結構和民生的財政支出不能算是財政擴張,但一些財政專家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赤字所帶來的額外可支配財力,多少會有一部分用于投資和減稅,從而對經濟起到有限的擴張效應。
現行結構性減稅政策最被詬病之處在于減稅的力度過小,隨著政府擴大財政赤字,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13年有所改變。楊志勇認為,赤字擴大意味著政府會降低財政收入增長的目標,這樣就會有助于減輕企業的稅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各級政府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
劉煜輝認為,當前積極財政政策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結構性減稅和縮減政府支出成為改革的兩個方向。財政赤字擴大表明明年減稅的力度要比市場預期的大一點。劉桓也表示,明年營改增繼續擴大試點之后,企業稅負動態測算減少的規模將達到1500億~2000億元。
劉桓也認為,明年政府會在關注民生的基礎上做一些基礎建設投資,往年工程也需要收尾,用于建設的資金也不會太少。
不過,擴張的程度可能相當有限。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認為,雖然市場非常關注政府財政赤字安排,認為赤字安排擴大意味著政府經濟刺激的力度會加大。但實際上,赤字安排的大小在擴張經濟方面的邊際效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量,而后者在現有巨大還貸壓力的制約下,也限制著地方政府刺激經濟的財力。
(郭晉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