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10:13
來源:映象網-私家車廣播
危險時刻一:并線入高速
你知道為什么有的司機在并入高速主道前的匝道上瘋狂加速嗎?其實這是為了安全著想,因為速度差越大,發生碰撞的后果也就越嚴重,并入主道前盡力加速,是為了獲得與主路車輛差不多的車速,此時并線不會對后方車輛造成明顯影響。
危險時刻二:高速下匝道
和并線入高速一樣,下高速的匝道是另一個存在危險的路段。中國路況復雜,而司機的水平更是參差補齊,所以如果你在中間車道開得好好的,結果超車道上(快速車道)的車輛因為忽然發現即將錯過高速出口而緊急變線,迫使你急踩剎車避讓的情況,相信大家也都遭遇過。
另外,很多盤旋式匝道彎道的半徑十分小,限速只有30公里/小時甚至更低,而剛剛從風馳電掣的高速公路上下來,不僅車有慣性,人的慣性也不小—總想晚些減速,結果到了匝道前傻眼了,只能眼睜睜的撞上匝道的護欄。
危險時刻三:過無信號燈路口
在郊區或者居民區的內街小巷,其實沒有信號燈的路口還是不少的。在這些路口上,人們最多就是減慢車速然后通過,但是這些路口往往是最易發生事故的。因此盡管國內并沒有要求車輛停車觀望的硬性要求,但在視野不佳的路口,為了萬無一失,還是應該將車停穩下來仔細觀察之后方可慢速通行。
危險時刻四:與“大禍車”為伍
大貨車素有“大禍車”之稱,如果你在它后面,這些粗野裝卸的車輛隨時會掉落石子或其他什么東西磕碎車輛的擋風玻璃也不是不可能的,這都是小事了。如果你在它前面,你就得非常小心身后這個超載的大家伙很可能剎車不及追尾自己。
如果你在它側面就得小心,過彎時千萬別在它的外側,因為這個超高重心的大家伙很容易側翻,一旦被它“罩住”就兇多吉少了。
如果你被兩輛大貨車一前一后的夾擊,那就更刺激了——小汽車被兩輛卡車夾撞成三明治的事故可不少!總而言之,看見大貨車,有多遠就躲多遠!
撞車后的黑色十分鐘該如何逃生?
第一步:迅速將車輛停至路邊
發生交通事故后,只要車輛還能夠動彈,那么我們必須迅速將車輛轉移至路邊,并切斷電源,以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發生交通事故后難免會情緒激動,容易發生爭執,但是為了分清誰對誰錯而站在危險的中央,值嗎?
第二步: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車輛轉移好之后,車上人員應迅速下車并撤離至安全區域。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人員應翻越護欄,撤離至路肩之外,在一般的道路上,所有人也應該離開路面,停留于有路沿的地方。
此后,方可以拿出電話報警求救。如果事故中有人受傷,則在電召急救的同時,將傷者也轉移到安全而平坦的區域。如果受傷較重的,在轉移傷者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注意搬運方式,以保護傷者可能受傷的脊柱。
第三步:車后應設置警示標志
雖然自己已經安全到路邊了,但必要的警示卻是不能少的,要知道每年發生于緊急路肩上的事故也不少。所以在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切記要在車后樹立警示標志,避免后車躲閃不及造成二次事故。
這個警示標志應該擺放在車后多遠的距離呢?專家建議,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警示牌要放置于車輛身后至少100米遠的距離才能夠給后車提供足夠的應變時間。
如果是在能見度低的天氣或者影響視線的彎道中,這一距離還要適當加長。至于普通道路而言,警示牌也至少應當與車尾保持50米左右的距離。
總結:
學會如何判斷駕車的危險情況,并盡快脫離危險地帶,就算是不幸發生了交通事故,也要清醒的第一時間將車和人員置于安全環境,才能確保最大程度的減少撞車損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