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綠色生鄉 > 正文

                冬季養豬 防控豬呼吸道綜合癥是關鍵
                • 2017年12月21日 17:05

                • 來源:映象網-農村廣播

                  冬季養豬有一個問題相當突出,那就是因冷應激引起的豬呼吸道綜合癥。豬只表現出輕度或中度氣喘,呼吸加快,不食,導致群體的生長速度緩慢,在一些抵抗力偏弱的仔豬身上表現得更加厲害。因此,如何防治因冷應激引起的豬呼吸道綜合癥是冬季養豬的重點,河南農村廣播《綠色生鄉》邀請河南亞衛動物藥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馬志愿老師為廣大養殖戶朋友講解如何應對冷應激引起的冬季豬呼吸道綜合癥。

                  豬是恒溫動物。豬群在冷刺激超過自身機體耐受閾值的情況下,就形成了冷應激。這時,機體會自我保護性反射進行調整來對抗這一變化。

                  冷應激的危害:

                  1、胃腸黏膜受損,胃潰瘍現象時有發生。

                  2、應激導致能量損耗,生長性能下降,可能導致2天不長肉。

                  3、應激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

                  4、種豬繁殖性能下降,主要表現為公豬精液質量差,腿無力;母豬發情困難、產仔問題多,哺乳性能下降。

                  豬呼吸道綜合征是規模豬場常見高發、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發病高峰期在秋冬及春季,豬呼吸道綜合征是由細菌、病毒、異物源刺激(如有害氣體、強冷風刺激呼吸粘膜)、營養缺乏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常見高發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發熱、厭食、體重迅速下降、生長緩慢或停止、死亡率升高等。因為該病發病期長,感染病后可使豬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報酬率下降致使出欄時間延長,造成飼養成本大幅增加,給養豬產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冬季做好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綜合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豬呼吸道綜合征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喜扎堆、氣喘急促、呈腹式呼吸、呼吸困難、咳嗽發熱、食欲不振、生長緩慢、皮毛粗亂等,急性病例病程7~10天,慢性病例為1~2個月。

                  急性型癥狀:

                  發病急,呼吸困難,嚴重時張口呼吸,有明顯的腹式呼吸,體溫升高,可達40℃以上,眼結膜潮紅且分泌物增多,后期耳部、腹部皮膚發紺,體質消瘦,心臟衰竭,病程一周左右,死亡率高。

                  慢性型癥狀:

                  長期咳嗽和氣喘,早晨咳嗽時最明顯,咳嗽時站立不動,靜臥呈明顯的腹式呼吸,病程長達一個月左右,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可育肥出欄,但飼料利用率降低,部分小豬逐漸消瘦,生長發育停滯而形成僵豬。妊娠母豬感染該病會出現流產、早產以及產弱仔、死胎或則木乃伊胎,個別產出畸形胎,分娩的仔豬生長發育緩慢甚至死亡。生長育肥豬發病時,采食量降低,咳嗽、呼吸或喘氣困難,生長速度減慢,逐漸消瘦,容易觀察到壞死性肺炎,且肺心葉、膈葉、心葉出現肉樣。

                  養殖戶應堅持自繁自養,從分娩、保育到生長育成均嚴格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方式,建立安全的生物防控體系,嚴防引入隱性感染個體和新病原體,必須進行引種時應經過嚴格的檢疫和隔離觀察并確保健康后方可進場,新引進的豬先隔離飼養至少1個月,前5d每天一次帶豬噴霧消毒,隔離期滿后經檢疫健康后方可進場,同時,嚴禁將上一批病弱仔豬寄養到下一批保育舍,切斷疾病的水平傳播。

                  構建良性豬舍內環境,保持舍內溫度濕度適宜,防寒保暖,做好保育舍、產房、圈舍的保溫、通風換氣和環境消毒工作,及時清除糞尿、污染物、舍內氨氣和其它有害氣體。發現病豬時,要立即隔離治療,定期帶豬噴霧消毒、驅蟲。另外,冬季盡可能不用水沖圈舍,用笤帚清掃糞便保持圈舍干燥,走廊、過道灑生石灰吸附水分,使舍內濕度保持在50%~75%左右,以減少病源微生物含量。每半個月可用中草藥代替液體消毒劑熏蒸一次即可殺滅傳染源,有效防止豬群感染呼吸性疾病及其它常見病。

                責編:劉天嬌
                0